第56章(第2/2頁)

檀雅腦中閃過色赫圖氏幼時的一些畫面,色赫圖夫人給兩個兒子做了四五套學子服,常年換著穿著,還美其名曰“向學之心不為外物所動”;色赫圖氏和妹妹在家裏從不穿新衣服,到外面做客才光鮮照人……

這些畫面,讓檀雅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若無其事地笑道:“太後娘娘過譽,嬪妾實在不敢當。”

皇太後語氣溫和,隨後與她說了些宣妃年輕時的事,“我瞧著你們好,心裏高興,往後一直這般好下去才好。”

檀雅爽利地應和,然後邀請太後娘娘屆時一同去摘桃子。

皇太後欣然應允。

檀雅回去後,對宣妃得意道:“娘娘瞧,嬪妾一人也辦成了吧?”

宣妃卻沒回她此言,反而問道:“太後娘娘真與你說我年少時的事兒了?”

“是啊。”檀雅點頭,笑著調侃,“若不是太後娘娘說,嬪妾可想象不到您年輕時鮮亮的模樣。”

宣妃默然,眼神中閃過一絲痛楚,低喃:“娘娘何必總說這樣的話,還好好的呢……”

檀雅語塞,再笑不出。

蘇答應叫了一聲“娘娘”,擔心地看著宣妃。定貴人則是走過去,半攬住宣妃,輕拍她的背,勸道:“萬事隨緣,盡力而為,不可強求,咱們只管做能做的便是。”

宣妃嘆了一聲,勉強扯起嘴角,眼一掃屋外,沒瞧見幾個孩子,連忙問道:“咱們家那混世魔王,又去哪兒折騰去了?”

屋外走進一宮女,回道:“回娘娘,格格們去桃花堤了,說是晚膳前回來。”

這是又看桃子去了。

宣妃搖搖頭,揮手讓她下去,隨後看向檀雅,“都是你引出來的,我現下都恨不得那桃子早早成熟。”

檀雅見宣妃不再想那些不愉快的事兒,笑道:“誰不想呢?連太後娘娘都快等不及了。”

而無論她們如何盼望著那些桃子成熟,它們依舊不緊不慢地一點點成熟,一個個果子墜在桃枝上,甚至壓彎了枝丫,催著日日來看望它們的孩子來摘。

這一日幾個孩子都不用上課,檀雅四人再加上額樂四人,陪著太後娘娘的轎子慢慢走到桃花堤。

檀雅特意讓人釘了幾個高架,只要有人在底下扶著,額樂幾個孩子便能站在上頭摘桃子。

太後娘娘坐在不遠處含笑看著她們嘰嘰喳喳快快樂樂地摘桃子,又接過最小的孫女摘得第一個桃子,不管桃子的酸澀,吃完了一整顆。

後來檀雅幾人也上手摘了,一整個桃花堤的桃子隨便摘,小半日便裝滿了幾個竹筐。

檀雅吃了一個,就對宮中種的這些觀賞性更強的果樹放棄了,一心一意地研究如何物盡其用,不浪費每一個果子。

那一段時間,她們院子和皇太後院子的宮侍全都跟著檀雅忙活,太後娘娘精神好時便坐轎子來看,精神不好時便遠程問一句:“又多了多少罐子?”

蘇答應每日都為了整理回憶錄守在太後娘娘身邊,最清楚檀雅的進度,便回道:“已經擺到院子外了。”

皇太後聞言,笑道:“給宮裏送些,也讓皇上嘗嘗。”

檀雅挺不樂意往出送吃食的,可太後娘娘的話一定要遵照,便又命人送來許多漂亮的瓷罐,裝了新做的桃脯和桃子醬,給康熙和宮裏所有嬪妃都送了個遍,連皇子們也沒落下。

溫度要降下來,剩下的罐子壇子全都密封好挪到了室內,檀雅又有了旁的事情打發時間,便不去管它們。

倒是皇太後念著,臘月飄雪,忽然想起檀雅的桃子釀,問道:“那酒,可能喝了?”

宣妃立即便派人回去跟檀雅說,檀雅抱出一個酒壇,掀開蓋子,一股滿沁桃香的酒味兒湧入鼻間。

那桃子釀的顏色有些肉粉色,檀雅叫人取了琉璃瓶琉璃杯來,琉璃瓶裝滿酒,一個一個靠在一起,晶瑩剔透的,漂亮極了。

蘇答應見此,去庫房中扯了幾尺水藍色的錦緞和水雲紗出來,準備一並帶到太後娘娘那兒,鋪在桌子上。

已經準備到這兒,兩人出門時又繞路去摘了幾支紅梅,一到太後那兒便忙活起來,鋪桌布的撲桌布,插花的插花。

只不到一刻鐘的功夫,原本有些昏暗的屋子立時便鮮活起來,而帶來這一切的,也不過幾尺布,幾瓶梅。

但歸根究底,是“活著”的人。

皇太後因為不能出屋走動,肉眼可見變差的氣色紅潤許多,溫柔地望著她們,帶著期盼道:“色赫圖答應,明年春的桃花釀,本宮可是提前預定了。”

檀雅笑若春花般燦爛,“嬪妾定是要請太後娘娘喝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