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2/3頁)

其後幾日,大人們在獵場中行獵,她們便在營帳附近騎騎馬,射射箭,或是額樂領著眾人玩兒她以前玩兒過的遊戲,或是嘗試蒙古那邊兒小孩子玩兒的東西,總之雖然沒能見識到真正的獵場,也不算白來。

當然,二十阿哥和烏日娜除外。

兩人都不是喜靜的人,這些天被安排在邊兒上“獨處”,內心煩的不行,得知要轉去熱河行宮時,全都松了一口氣,神色都輕松了。

而兩人這樣,更是讓胤祜和額樂等人以為他們做的不錯。

禦駕率蒙古王公返回熱河行宮,第二日才正式設宴為蒙古王公們送行,這一日讓眾人修整,胤祜和二十一阿哥照常來到宣妃處,額樂幾人也沒走,不免說起他們做的“好事”。

然檀雅四人聽他們說完,彼此對視,實在說不出表揚的話。

若她們在那兒,定然不會建議胤祜和額樂扔下一對陌生的未婚夫妻單獨相處,反而會建議眾人在一塊兒玩耍,然後慢慢熟悉,進而拉近兩人的關系,行撮合之事。

可惜,小的孩子不懂,她們也不知道胤祜向一個沒什麽情趣的大人求教,直覺得如果那位烏日娜格格真是額樂所說的性格,事情的真相恐怕不是他們說得那麽好,適得其反也說不定。

宣妃不想打擊孩子,便看向檀雅。

檀雅挑眉,轉向幾人,直白道:“哪能扔了兩人自個兒玩兒?那烏日娜格格分明是個馬背上更耀眼的姑娘,得給他們展現的機會,你們若不摻和,他們知道彼此的關系,也會關注對方,是喝茶的時候嗎?好心辦壞事兒。”

這事兒,是額樂和胤祜主導,但其他幾人也都贊成,此時聽她這麽一說,宣妃等人也都是贊同的神情,全都有些失措。

胤祜:“額娘,我們做錯了?那可如何是好?”

檀雅問:“烏日娜格格是要先回蒙古嗎?”

胤祜點頭,“皇阿瑪的意思,待到回京,欽天監算出良辰,阿拉善旗再來送嫁。”

那就是已經錯失兩人增進關系的良機……檀雅便道:“胤祜和胤禧你們兩個閑聊時,多說說自個兒以後尊重嫡妻、重視嫡子的話,別用勸說的口吻,多余的事不要再做了。”

這個年紀的孩子,都不愛聽人嘮叨,說多了容易逆反,不若稍加暗示。

額樂問:“色赫圖額娘,那我們呢?”

“趁著那位格格還沒走,好好跟她玩兒便是幫忙了。”

胤祜更信服額娘,額樂亦是如此,皆認認真真答應下來,還保證一回不會胡亂行事。

他也沒怨怪先生,說到底是他自己決定的,但胤禛已經聽到,檀雅的數落是落在幾個孩子的身上,實際更是落在他身上,忍不住便握拳抵唇,輕咳一聲。

“老四,可是身體不適?”

胤禛立即回神,恭敬道:“回皇阿瑪,兒臣只是一時喉間有些癢,並無不適,勞皇阿瑪擔心。”

康熙近幾年越發看重四子,聞言,頗溫和道:“莫要以為年富力強便不保重身體,回去後早些休息。”

其余皇子聽皇阿瑪關心胤禛,面上不顯,心中卻是情緒各異,都不甚平靜。

第二日,康熙設宴款待重蒙古王公,女眷自然不能出現在前殿,便由宜妃郭絡羅氏和德妃烏雅氏在後殿招待那些小格格們。

大清入關後,許多習俗漸漸漢化,卻也沒完全漢化,甚至不少八旗子弟認為他們高漢人一等。

守孝的規矩,康熙遵守,下頭人自然遵守,卻並沒有耽誤他們行獵,而今日設宴,宴上菜品並未有葷腥和酒,蒙古王公知道太後薨逝未滿一年,也都沒有什麽不滿。

待到其他菜陸陸續續端上來,四個太監擡著一個巨大的罩著蓋子的盤子進來,莫說蒙古王公們,便是大清的皇子大臣們也不知是何物。

康熙頗具威嚴地擡手,道:“這道菜乃是朕特地命人做的,名為山河圖,賞給遠道而來的諸位,祝大清和蒙古永結同好,盟約萬古。”

他以茶代酒,微微舉杯,與此同時,那四個太監將蓋子掀開,一瞬間白霧從中湧出,慢慢四散開來,顯露出內裏乾坤。

眾人皆震撼,若康熙不說這是一道菜,誰都想象不到這竟然是菜,但定睛細瞧,又能發現有些形狀顏色確實是某種菜的模樣,其精巧,絕對是下了大工夫。

這份恩典,蒙古王公們紛紛激動地謝恩,隨著康熙的話道:“祝大清和蒙古永結同好,盟約萬古。”

大清諸人亦是躬身唱和,康熙滿意地點頭,一道菜便收攏人心,可比給爵位全力財寶便宜多了。

而前殿聲勢不小,甚至傳到後殿來,檀雅聽著動靜,便知那菜定然達到了效果。

宜妃意味不明地看向鹹福宮四人,隨後撇開眼。

德妃見過那菜品,似是善意地笑著恭喜:“恭喜宣妃,這可是一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