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2/2頁)

胤禛早就猜到會這般,輕輕喝了一口茶,瞧完了三人的窘迫模樣,方才問道:“可是不夠?我可以幫忙你們補上。”

三人第一反應便是搖頭,“是我們對二十哥的心意,怎能要四哥花費?”

胤禛仿佛隨意一說,也不勉強,由著三人在那兒發愁,繼續慢悠悠地喝茶。

而掌櫃的從幾人的話語裏,隱約猜到幾人的身份,越發畢恭畢敬,主動告退,甚至連東西都沒收走,絲毫不擔心會出問題。

他出去之後,立即便派人去主家稟報。

胤祜三人呢,瞧著展示桌上一個又一個物件兒,有心無力,最後一商量,二十阿哥好玩樂,追求享受,他們呢,能力有限,買不起這些,不如從他們自己庫裏選一個什麽物件兒,再送一份禮金,到時候他想買什麽就買什麽,皆大歡喜。

胤禛這麽嚴肅的人,聽他們在那兒商量,都險些控制不住嘴角上揚,好在三人專注於給他們不花錢找理由,都沒有發現。

既然商量好送禮金,便不需要再看,二十一阿哥說:“四哥,我們去您府上吧。”

“不需要再看看?或者有旁的想去的地方嗎?”

胤祜三人一同搖頭,“四哥公務繁忙,我們出來已經很打擾四哥,這次去您府上做客,下次有機會再去別處。”

胤禛便帶三人離開,卻不想剛走到樓下大堂,便被那掌櫃的攔住,招手讓人將方才胤祜三人看中的一個擺件兒拿下來,說他們主家要送給幾位。

胤禛心中不喜,卻只看向胤祜三人,等他們的決定。

胤祜三人雖說在宮裏長大,沒見過幾次皇子們行走在外被人簇擁奉承討好的模樣,但都是有分寸的。

尤其是胤祜,瞧了瞧四哥,猜到他們幾個年幼的光頭阿哥還沒那麽大面子,當即便毫不猶豫地拒絕:“你且收回去,我們不會收。”

掌櫃的要說什麽,胤祜嚴肅地打斷:“不必多言。”說罷,轉身面向胤禛,道:“四哥,咱們走吧。”

胤禛點點頭,並未再多看掌櫃的,大步踏出去。

一行人回到馬車上,胤禛才對三人道:“你們方才做的對,以後開府也要清楚,什麽東西能收,什麽東西不能收。”

“是,胤祜\胤禧\胤祁記下了。”

雍親王府早就得了信兒,四福晉烏拉那拉氏已命人在前院收拾屋子,也準備了豐盛的晚膳招待頭一次來的弟弟們。

待胤禛幾人進府,胤祜幾人自然要先拜見四嫂,四福晉寬和大度,對幾個年幼的弟弟十分親近,寒暄過便問胤禛:“爺,在何處擺膳?”

“前院吧,讓弘時兄弟三個跟叔叔們熟悉一二。”

四福晉應下,送幾人出門後,立即安排起來。

而他們四人前腳剛到前院,侍女們已經開始上菜,隨後,胤禛的三個兒子——弘時、弘歷、弘晝,便來到阿瑪院中。

弘時生於康熙四十三年,今年已經十七歲,弘歷、弘晝二人則是和胤祜、二十一阿哥同歲,二十一阿哥生辰最大,弘歷和弘晝則全都比胤祜的月份還早,更不要說年紀最小的二十三阿哥。

胤祜三人年紀小,輩分卻比那兄弟三人都大,弘時兄弟三人向叔叔們行禮問好,胤祜他們從前也沒少經歷年紀更大的晚輩向他們行禮,是以全都極從容。

用晚膳時,胤禛先下筷子,胤祜三人隨後,弘時兄弟三人是晚輩,最後動筷。

胤禛大概是真的不會跟幼弟和兒子們相處,好好安靜吃著飯,又說起讀書來,先問過弘時進來的進度,又問弘歷和弘晝,將幾人問得一臉菜色,食不下咽。

胤祜三人也受了影響,筷子都動得慢了,極力降低存在感。

偏偏胤禛還沒意識到這樣的話題十分影響食欲,甚至對三個兒子道:“弘時,你近來懈怠許多,如此下去,如何當差?”

弘時難堪,低頭認錯:“兒子知錯了。”

“弘歷、弘晝,你們二十一叔和二十二叔與你們同齡,學問卻比你們紮實,需得反省,日後更努力。”

弘歷、弘晝亦是認錯,不過弘歷更會說話一些,“阿瑪放心,兒子定會向兩位叔叔學習,日後讓阿瑪引以為傲。”

胤祜垂頭劃拉碗裏的飯,悄悄在心裏對先生發牢騷:“考較合該在書房裏,用膳時便該只用膳,我額娘她們可從不在我們玩耍時這樣說掃興的事,侄子們真可憐……”

胤禛原本還要嚴厲要求幾句,聽到他的心聲,一頓,改為勉勵,語氣沒多溫和,卻好歹沒那麽嚴厲。

弘時三兄弟松口氣,暗自以為是阿瑪礙於幾個叔叔才這般,不由對小叔叔們更加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