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3頁)

“額娘無事,倒是你,旁的皇子們不忙時都在皇上跟前,你怎麽還過來?”

胤祜回答:“四哥到清溪書屋探望皇阿瑪,讓我們今日回去休息,明日一早再過去。”

檀雅摸摸胤祜也小了一圈兒的臉,感激道:“雍親王愛護你們,不然你們幾個年紀小,吃不消。”

胤祜點頭,此時屋裏無人,問道:“額娘,兒子怎麽聽說,皇阿瑪似是不甚滿意您和蘇額娘的伺候?”

雍親王胤禛守在皇阿瑪床榻前,聞聽胤祜此言,大半心神立即全都移過來。

“我們確實無法滿足皇上,只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檀雅嘆了一聲,也不隱瞞,道,“額娘一直在想那年皇上讓我為他做菜的緣由,如今才有了些許猜測。皇上許是細細了解過太後娘娘在暢春園那段安寧的時光,便也想要感受一二,可皇上心系天下,心裏有許多放不下,自然無法平靜寧和。”

檀雅真正想說的是,康熙至今仍在為大清的未來煩懣,無法安心養病,都是他長久以來的作為造成的結果。

是,康熙的晚年,對比歷朝歷代的皇帝,公正的說,確實不算昏庸,他依舊保持對大清江山和朝政的恭謹和清醒,沒有肆虐濫殺,沒有荒唐無比地尋仙問道求長生,也不任由宦官奸臣把控朝政致使民不聊生,可僅是爭儲酷烈和怠症帶來的種種弊端,就已經讓他所求艱難。

他親口評價“天資粹美,舉世無雙”的嫡子是他親自打壓、親自廢掉的,皇子們之間的爭鬥到那樣嚴酷的地步,大清吏治如此腐敗,全都是他縱容而來。

如今的爛攤子他無能為力了,只能由下一任繼任者來收拾,偏他還猶豫不決,滿心自苦。

身為帝王,處於不勝寒之高位,許是確實有不得已,但檀雅沒辦法感同身受,自然不可能像對太後娘娘那般盡心盡力。

這些,她都不能與兒子說,便只道:“帝王之心非常人所能撫慰,額娘和你蘇額娘只是皇上所求中作用微不足道的人。”

“額娘,您和蘇額娘已經盡力了。”胤祜心疼地瞧著額娘的病容,“接下來好好養病才是要緊事。”

“你也是,外頭越來越冷,多吃多穿,千萬仔細些,別像額娘這般生病。”

“兒臣定會謹記……”

另一邊清溪書屋中,胤禛聽完綺貴人的話,若有所思,想起康熙五十六年,皇阿瑪病時召皇子群臣的口述。

臣子出仕致仕可隨心,年老可含飴弄孫,為君卻是責任沉重,不能推卸,無一日休息……地位崇高亦有其苦。

只是人豈能無所爭?世人皆有欲,唯有得到,方有資格體會其苦,否則不過是杞人憂天。

胤禛正沉思間,康熙微微轉醒,一眾人立即近前聽音。胤禛靠禦榻近些,率先出聲道:“皇阿瑪,您醒了?”

康熙微微點頭,眼睛一掃下頭跪著的人,借著四兒子的手靠坐起來,聲音略顯虛弱地問:“你今日得閑,差事這麽快便辦好了?”

“是,兒臣這幾日不眠不休,就是為了早些來探望您。”

康熙擡眼看到他眼底的青黑,慈父心起,關心道:“莫要熬損身體,此時不以為意,過個十來年,定要找上你。”

胤禛老實應著,瞧著皇阿瑪病氣縈身,忽然問道:“皇阿瑪可想出去透透氣?”

康熙本起了兩分興致,可他此時的身體,最好是臥床休養,若出了什麽問題,其他人都麻煩,禦醫以及佟佳貴妃等人立即便出言勸阻,他立時便掃了興,擺手道:“不必折騰。”

胤禛看在眼裏,向禦醫詢問道:“今日外頭微風和煦,暖陽亦不傷寒,皇阿瑪只要不受累,應是無妨吧?”

禦醫瞧著皇上和雍親王的臉色,猶豫片刻,還是道:“是。”

久病之人總是待在屋中,確實容易心情沉悶,平時康熙克制,此時有四子話起,他便命人為他更衣。

還是秋日,太監卻已捧來厚厚的大氅,胤禛接過來,親自為皇阿瑪披上,系好帶子,便轉身半蹲下來,“皇阿瑪,兒臣背您。”

康熙一怔,周圍諸人皆屏息,良久,康熙才緩緩伏在兒子背上,心緒難言。

胤禛也沒背過什麽人,緩步走出帝王寢居,問了皇阿瑪意見,便也沒換禦輦,慢悠悠地向後湖而去。

風起落葉,鞋子踩在上頭,刷刷作響。

那枯黃的葉子散落,似也預示人之一生將盡,康熙感嘆:“朕這一生,生子三十五,父子情分多番波折,未成想如今老邁,卻能似尋常老翁一般受兒子背扶。”

胤禛不知是何種心情,突然說道:“胤禛卻未曾被皇阿瑪抱過,想必除了幼弟們,也就二哥有過此等殊榮。”

他這話一出,康熙止了話,宮侍們亦是噤聲,極力低下頭。

胤禛卻像是未曾感受到一半,瞧著眼前一片葉子打著旋兒落下,想起他曾借二十二得的那一抱,實在有些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