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2/2頁)

而不出檀雅所料,沒過幾日,宜妃也宣布“病情好轉”,出了她的翊坤宮,出現在永和宮。

但是更讓檀雅意外的是,皇太後再次出現在眾人面前,整個人仿佛驟然蒼老,卻沒了先前的尖銳,連對惠、宜、榮三妃都只是冷淡,沒像先前那般言語刻薄。

想必不止檀雅,其他人亦是心中驚異,一時間請安的氣氛極其奇怪。

皇太後約莫是真的病了,只做了一小會兒,臉上便泛起疲色,只是不知為何,始終未教眾人散了。

又過了一刻鐘左右,皇太後再也撐不住,這才對眾人道:“回吧,近日本宮要休養,不必再來請安。”

一眾人帶著滿腦袋疑惑告退,惠、宜、榮三妃先走,剩下諸人面面相覷,到底沒敢討論,也彼此告別。

檀雅太好奇了,是以便讓聞柳稍稍關注些永和宮那邊兒的動向,不為打探消息,就單純了解些宮裏傳的消息便是。

於是她就知道了,皇太後竟然轉了性,忽然好聲好氣地請皇上去永和宮,據說皇太後還關心了皇上的身體,囑咐他“不要累壞了身體”,母子二人盡釋前嫌,母慈子孝,一派祥和。

皇太後還主動說要早些搬去寧壽宮,好讓新帝後宮盡快名副其實,新帝欣然謝過皇太後的慈和。

……?

“為何總覺得透著一股子虛情假意?”

宣妃絲毫不驚訝,“虛情假意也好過處處為難,皇上不論如何,都會配合。”

檀雅猜測:“是為了十四貝子吧?”

定嬪道:“為了誰都無妨,只要還有所顧忌,皇上日後才能順暢。”

檀雅感嘆道:“如此,倒也算是兵不血刃。”

若是軟刀子能穩住兄弟們,穩住皇位,想必百年之後,後人都要稱贊一句“心胸寬廣”。

事實上,雍正的心胸並未寬廣到那個地步,皇太後的低頭也並未讓他有絲毫勝利之感,甚至與她母慈子孝時,心中有些膩煩。

不過膩煩歸膩煩,雍正還是在皇太後小心翼翼地提及十四貝子時,大方道:“旨意已下,自是不能朝令夕改,且送先帝梓宮入皇陵,乃是大事,更不能兒戲。”

他也不賣關子讓皇太後失望,暗含深意道:“不過而今正是用人之際,若有合適的差事,朕自然會召他們回來。”

既然是“用人之際”,又要“合適”,其中玄妙,皇太後不傻,自是能體會,再不說什麽,一心放在雍正身上,像是真的後悔要補回從前缺失一般。

這期間,新帝後妃的冊封禮依次舉行,皇後率先搬進長春宮,徹底接過宮權宮務,幫著雍正抓緊安排太妃們出宮以及搬宮的各項事宜。

諸位親王郡王依次上折表示府中已收拾妥當,雍正以先帝遺妃品級不同出宮榮養的儀制不同,率先批準履郡王的折子,定嬪先行出宮。

日期定下,眾人皆不舍,胤祜還特地派人來說,會抽時間前來鹹福宮為定嬪送行。

額樂她們幾個姑娘也學會了幾道菜,提出要為定嬪親自準備席面,便各自忙開來。

茉雅奇學旁的東西都算靈慧,唯獨廚藝上一竅不通,是以單獨留在鹹福宮,親手做絹花,準備到時插在花瓶中作裝飾。

她手巧,那絹花層層疊疊,還艷而不俗,一朵朵躺在桌上已是漂亮至極,讓人更加期待它們落入花瓶中的模樣。

檀雅笑呵呵道:“可是還要樹枝?外頭便有,我讓柯冬去折來。”

“娘娘,姐姐們可不知道我想要什麽形狀的,我親自去折吧。”茉雅奇說著,便起身欲往外走。

檀雅囑咐:“披上外衫,別著涼。”

“是。”茉雅奇溫柔地應聲,規規矩矩地穿上外衫,便往外走,一推門,正好撞上剛走到門口的胤祜,四目相對,臉頰便有些發燙。

往常胤祜都是在尚書房上完課才過來,大概得申時中了,今日他卻來早一個時辰,這才有這一出。

胤祜瞧見佟佳家的格格與他對視之後立即便垂下眼,也不懂什麽少女的嬌羞,不解風情地往一旁退了兩步,沖她拱拱手,作了個請的動作,待她一福身迅速離開,這才踏進去。

檀雅已經瞧見方才兩人的模樣,嗔怪道:“怎麽不提前知會一聲,也省的姑娘們撞見你。”

“是兒子大意了,再不會有下次。”

檀雅瞧著自個兒兒子溫文有禮的模樣,再想想茉雅奇那溫柔可人的性子,怎麽瞧怎麽般配,可惜她只能在心裏獨自激動,不能表露一絲一毫,還得時時刻刻隔著少年少女們。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