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2/3頁)

他額娘說戶部就相當於是府裏公賬上栓了個鎖,賬房還是皇上自己安排的,如何用還要滿朝文武吵一吵才行。

而且額娘還教他開府也要攢些私房,說正經私房才方便私用,公賬上的反倒要斟酌再三,不可隨意。

鹽商這錢若真能拿到,也算不得正經稅收,入公賬反倒復雜了。

雍正卻是想到別的,歷來貪腐屢禁不止,往年稅收都是下頭官員層層盤剝才上達朝廷,便是戶部撥款作治河、軍用或是賑災等等,真正用到實處的必定也要受到重重盤剝。

但他若有私庫,再尋個妥當信得過的人……

雍正視線落在二十二身上,停頓片刻,道:“你先回去,朕有些事需得考慮清楚,待你們出行前再作安排。”

胤祜告退,第二日方遣人告知額娘,事情落定。

待到他們臨行前,雍正召來胤祜和四阿哥弘歷,一人給了道聖旨,命兩人作欽差微服私訪,代天巡狩,體察民情,若有危急情況,事急從權,胤祜有調遣軍隊八百人之權,弘歷可差遣當地官員。

胤祜和弘歷這樣的少年人,忽然得此重任,對視一眼,眼神中皆有亢奮之色。

雍正適時澆熄兩人的亢奮,道:“遊學為主,你們二人只管將所見不平不法之事上達天聽便是,旁的多余的事不要做,不可身陷險境,記住了嗎?”

“兒臣\臣弟遵旨。”

雍正自己都不相信能安安分分的,否則也不會給兩人聖旨,索性還有二哥,應該也能看顧兩人一二……吧?

“若有不懂不知如何處理之事,不要自作主張,多請教。”

“是,兒臣\臣弟記住了。”

“還有……”

少年人遠行,雖是為了讓他們增長見識,雍正縱是帝王,卻也忍不住犯了家長們都會犯的毛病,止不住地想要嘮叨。

如此實在不好,便及時收住,只說道:“注意安全,不要太過張揚,三思後行,回去準備吧。”

“是。”

胤祜和弘歷退出去,走出乾清宮才忍不住將激動表現出來,皆有一種將要去伸張正義、行俠仗義的豪情萬丈。

而檀雅想要囑咐的全都在她編的出行攻略裏,便只對胤祜道:“有錢了,先放到額娘這兒,額娘替你收著。”

她要先感受一下有大筆錢財的快樂。

胤祜沒有不應的,還保證會常給他們寫信,皆是各地有何特產,也會送回京中來。

這些檀雅她們都不在意,不過是胤祜的心意,她們也都沒拒絕。

胤祜和弘歷隨廢太子遊學,雍正既想讓人知道好表現他為帝寬仁,又不準備大張旗鼓,引出事端,所以幾人是悄悄走得,無人知道他們將要往何處去。

就連胤祜他們自己,其實也不知道去往何處,還是胤祜提議扔骰子,胤礽采納,找出一張輿圖,在京城周邊劃出六個地域,扔幾就去哪兒,十分隨性。

如此決定看起來似乎有些兒戲,可三人誰都不覺得不妥,還興致勃勃地約好一人扔一次,胤礽也都隨兩人玩兒。

他們的第一站便是奉天府,出了京城便一路北上,他們隨行之人,除數十精悍侍衛,還有太醫廚師繡娘等,偶爾會給百姓們免費看診,是以行程時而快時而慢,若趕不到大城池,有時直接宿在荒野,有時便借宿村子百姓家中。

這一切對三人都是陌生新奇的,雍正借著他們出行之機,也看到了真實的大清,受益匪淺。

人說見識越多越豁達,雍正瞧著百姓為三餐疾病困頓,瞧著大清的江山廣博,便也不願只著眼於眼前的爭權奪利,幹脆將老九胤禟召回京中,將他塞進鴻臚寺管驅逐傳教士的差事,然後將老八調出理藩院,入職南書房。

待到六月份再封晉先帝遺妃時,封佟佳貴妃為皇考皇貴妃,和妃瓜爾佳氏為皇考貴妃,定嬪萬琉哈氏為皇考定妃,密嬪王氏為皇考密妃,惠、宜、榮三位太妃雖未晉封,卻也讓皇後烏拉那拉氏代為問候,以此來表示他不計前嫌。

當然,雍正在朝堂上依舊嚴苛,若兄弟們有誰被參或者是出錯,查明屬實,他亦是會毫不猶豫地訓責,不過因為那些恩典,倒也沒多少人說他刻薄寡恩,君聲尚可。

然帝王守孝一年,已是至孝,陸陸續續便有官員上折請皇上選秀綿延子嗣,說雍正人丁單薄,不利於江山社稷。

雍正:“……”

只得宣布除服,重新入後宮,最先去的自然是皇後的長春宮,然後便是年貴妃處,但年貴妃病弱,無法承寵,自然要旁的妃子分擔。

這仿佛是一個信號,後宮一下子便醒轉過來,妃嬪們爭奇鬥艷,每次雍正去誰那兒臨幸妃子,都會傳出些熱鬧事兒,便是他歇在乾清宮,亦是不能免除。

這是新帝後宮才有的景象,先帝晚年可沒這般熱鬧,檀雅看得十分歡樂,日日都要讓聞柳搜集東西六宮的事兒回來解悶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