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2/3頁)

“二十二叔想得過於簡單,商人無權有錢,極易擾亂朝廷,若再寬松,腐蝕了軍隊,或者幹脆養私兵起異心,又當如何?”

胤祜一頓,自是想到皇兄每每為朝中官員貪腐、魚肉百姓而震怒,確實極多商人攬財牟利無所不用其極,反害百姓受苦。

然事事皆有好壞,重一者壓一者,才容易造成問題吧?

可他一時也想不出有力的佐證反駁,便有些弱弱道:“歷朝歷代,未聽聞過商人動搖過本之事……”

“可都有商人的影子。”

“人皆慕強,若我大清國力強盛,商人下注也該下在我大清。”胤祜瞧弘歷還有話要反駁,立即打斷道,“左右錢是個好物,沒人能摒棄,既然抑也抑不住,如何能讓商人安分地交更多的稅且不敢妄動,是皇上的事兒。”

弘歷對他辯不過便要耍賴,十分無奈,轉向二伯,請教道:“二伯,您對我和二十二叔的爭辯,如何看?”

能如何看?

雖說兩人所思所想皆淺了些,可確實各有其道理,弘歷所遵乃是千百年之策,於執掌皇權有益,胤祜所說……

胤礽敲了敲手中的杯子,溫和道:“不若你二人便以此寫一篇策論,不可偏倚,利弊皆陳明,呈交給皇上定奪。”

胤祜和弘歷對視,一同點頭。

從兩人開始爭論商人時便開始聽的雍正,對於二哥不想摻和二人爭論便直接甩到他這兒的行為,十分無言。

事實上他對兩人之爭,也更偏向於弘歷所說,胤祜之言則是有幾分異想天開,若將來入朝果真提及,恐怕文武百官便會激烈反對,歷來革新之法皆是如此,無一幸免。

雍正頗為苦惱,待兩人的策論送上來,他該如何最低限度的降低對胤祜的打擊。

然而胤祜並不知道已有人在為安撫他的“脆弱”心靈苦惱,滿心都是如何在策論中引經據典作證他的觀點,還提議道:“待到咱們到達白雪書院,不妨組織書院學子們以此來一場論學,如何?”

白雪書院乃是濟南府最大的書院,聖祖康熙第三次南巡還曾親臨書院,書院中囊括大半山東才子。

弘歷欣然答應,興致盎然道:“屆時派人記錄,我再與二十二叔討論一番。”

胤礽含笑道:“如此,才坐實遊學的名頭。”

南地文風更盛,文人墨客亦多,連京城都多有遜色,他們一行遞到登州府,見著許多著儒衫的書生,更是體會深刻。

“老爺,少爺,前面不遠有炊煙,快要到村子了。”馬車一側,有侍衛恭敬地稟報。

胤礽聞言,吩咐道:“便在此村落腳吧。”

“是,屬下這便派人先快馬去村中安排。”

“嗯。”

馬蹄疾踏的聲音漸遠,約莫行了一刻多鐘,眾人抵達村子。

村子不大,亦不算小,有將近百來戶人家,他們的到來打破了村子的寧靜,從入村開始,便有不少村民出來觀望,只是一瞧見數十威壓極重的護衛,立時便躲進自家院子裏,小心翼翼地打量。

這個村子叫潘家村,大半個村子都姓潘,村長亦是潘家村的族長,恭敬地拱手行禮,“幾位貴客,在下是潘家村村長,寒舍鄙陋,若有招待不周之處,請見諒。”

依舊是胤祜和弘歷出面,胤祜客氣道:“是我等叨擾……”

他還未說完,便不知從何處傳來一陣淒厲的女子哭聲,其間似乎還伴隨著孩童的哭聲,村長臉色一變,惶恐道:“驚擾貴客,這是村裏又戶男人死了,哭喪呢。”

胤祜和弘歷對視一眼,並未多問,只勞煩村長安排眾人住下,再花錢請村中人幫忙做些熱乎飯。

村長不敢收錢,連連推拒,見一直與他說話的小公子態度堅決,這才面帶欣喜地接過那塊碎銀子,招呼眾人進去。

然一行人還未踏進村長家的青石小院,便又聽見一聲潑辣的叱罵:“忒的喪門星,少在老娘門口哭喪,我兒子就是你這喪門星克死的,還想賴著我兒子的地,快滾!”

他們在京中,何時見過這般粗魯鄙俗之人,弘歷皺眉,然皇權不下縣,村鎮皆是本地德高望重之人自治,他們不宜過問。

只是村長瞧見貴人們神色皆有異,忙解釋道:“村婦愚昧,貴客見諒,見諒。”說完,轉頭催兒子去叫她們消停些。

果然,不多時,外頭便再沒了聲音,胤祜他們也安頓了下來。

村長家便是比其他人家富裕些,於胤祜等人亦是簡陋至極,不過他們一路行來,也風餐露宿過,尚算習慣。

且跟隨伺候的人麻利地打掃完,又換上他們自帶的被褥,倒也比露宿野外舒適不少。叔侄三人睡在一個屋裏,幾個侍衛搭了床板睡在外間護衛,這一夜休息的也算不錯。

第二日一早,用過早膳,一行人便欲啟程前往陵縣縣城,然剛走到村口,便沖出母子三人,險些教侍衛當作刺客一刀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