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2/2頁)

兵長嚇一跳,仔細辨認那腰牌,但他見識不多,仍有猶疑,眼神不安,想跪又覺得不妥,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那群苗民,亦是聽到了他們的話,交頭接耳地說什麽,只是眼神越發警惕戒備,但又隱隱有些退縮。

原本他們跟此處官兵旗鼓相當,如今忽然來了一隊人馬,瞧氣勢便強於那些普通官兵,又是什麽“四皇子”,如何能不心生退意?

雍正改土歸流的策略,是以剿為主,安撫為輔,弘歷既是下來,自然不能就這麽剿了他們或者放他們離開。

於是便轉向苗民,一字一頓,不惡而嚴道:“我大清子民,受天子庇護,爾等原該與漢民一般享我大清之策,如今卻受土司奴役,貧窮不堪,愚昧而不知爾等此舉已是忤逆之大罪,若朝廷嚴酷鎮壓,爾等死不足惜,也不在乎妻兒嗎?”

苗民們下意識地退縮,眼神慌亂。

胤祜看到這一幕,便知弘歷嚇到苗民們了,後面“將功補過”之類的言論沒有細聽,而是有些疑慮地問:“二哥,造勢……是否早了些,萬一再有變故……”

連朝臣皆稱頌的太子都能被廢,胤祜不確定弘歷若是太張揚,會不會步二哥後塵。

胤礽卻是神色不變,冷靜道:“先帝皇子眾多,你皇兄卻沒有多少選擇。若要棄弘歷重新培養,朝堂經營多年的兄長和年幼的君王,於朝堂穩固無益。”

所以選擇其實早就已經做下,所以才精心培養。

胤祜忽而感嘆:“生多生少,都不好啊……”

胤礽對他突然的感嘆無語,而後冷淡一笑,低喃:“重要的不是生,是養……”

而有弘歷橫插一杠,沖突最終沒有爆發,反而還放了那些苗民們回去,那些官兵們擔心無法交代,一面放了人通過,一面又派人去通知總督大人。

雲貴總督鄂爾泰正率兵攻打苗寨,聽來人稟報四皇子之事,又無法[分]身,便派了副官去請罪。

弘歷如今不過是光頭阿哥,胤礽也只不過打算讓他稍稍造勢揚名,不準備摻和進地方事務和行軍打仗的事之中,是以依舊按照原本的計劃往府城去,只是為安危考慮,便暫時留在府城,順便派人送東西入京。

……

檀雅等人一直都能受到胤祜從各地送回來的土儀,然這一次,除了胤祜送過來的東西,另有一大車物件兒,乃是指名單獨給沅書格格的。

送東西來的太監,並未說是誰送的,但無論是佟佳皇貴太妃也好,檀雅等人也好,都知道,這是廢太子胤礽給沅書這個女兒的。

這是他出宮以來,頭一遭送東西回來,且不是為了長子理郡王弘皙,也不是送給其他幼子幼女,甚至不是送給孫子孫女們的,獨獨為了這個即將出嫁的女兒。

除了土儀,還有一封薄薄的信。

沅書得到消息過來時,眼圈便有些泛紅,伸手去接信封時,手都在微微顫抖。

“東西也都拿回去,讓宮女登記收好。”

沅書點頭,行禮後,攥著信匆匆回到她屋裏,信封上“吾女沅書親啟”幾個字讓她瞬間淚眼朦朧。

“沅書:

驟聞今上為汝指婚,為父心中繁復,一時思緒良多,不知從何說起。

猶憶汝初生時,阿瑪歷天地翻覆之變,憂愁、悲憤……總之有許多苦悶,無暇過問女之到來,未曾想,而今汝已至將嫁之年。

阿瑪這一生,驕傲、落寞……萬千滋味皆嘗過,及至晚年才真真切切地隨心而行,親眼看一看我大清的大好河山。

原該說死而無憾,實則愧對之人頗多,沅書便是其中一人。

吾為父,卻未盡父之責,將來亦不能為女之倚靠,惟願吾女沅書心如堅石,平安喜樂,一世無憂。”

沅書將信攥在手心,捂在胸口時,一串串的淚滴順著臉頰滑下,泣不成聲,“阿瑪……”

此時皇後烏拉那拉氏剛選了一批新的宮侍過來,因著先前的殺雞儆猴,這些人倒是不敢再有任何怠慢。

皇後、額樂等人又都在教導她,想要掰得她性子能強勢幾分,沅書一直在努力學,努力吸收,可是她太累太辛苦了……

沅書知道大家都是在為她好,若是違抗,或者有些不好的情緒,就實在太沒良心了,可她控制不住,一直壓抑著,壓抑著……終於在崩潰之前,迎來了阿瑪寫給她的一封信。

借著這封信,沅書大哭,哭得上氣不接下氣,釋放著心中所有的負面情緒,“阿瑪,阿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