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2/2頁)

宣太妃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揚,“你定額娘也想你呢,上個月她不小心扭了腳,你有空就去探望探望她。”

胤祜擔心,“可嚴重,怎麽還扭了腳呢?”

“就是穿花盆底不小心沒踩穩,不嚴重。”

胤祜一聽,眼睛不自覺地向下,很快又止住,叮囑道:“宣額娘,你們也小心些,平時在自個兒宮裏,就穿平底鞋吧。”

“是平底呢,特意讓人納的千層底,。”宣太妃臉上的皺紋都透著高興,告狀道,“宣額娘走路穩當,你額娘不行,你說說她,她恨不得要飛起來呢。”

胤祜不贊同地看向檀雅,“額娘——”

檀雅無語,“娘娘您怎麽還告狀呢?宮裏規矩在那兒,我連疾行都沒有過。”

宣太妃無視她的叫屈,跟胤祜道:“你們沒回來的時候,你額娘還舉著弘昽在園子裏跑呢,給皇貴太妃嚇得,生怕摔著孩子。”

“哪能摔著弘昽啊……”檀雅想要辯解,只是宣太妃瞪她的樣子越發嚴厲,只得收住後面的話,委屈地坐在那兒聽訓。

胤祜倒是十分信任自家額娘,這麽些年,他多少察覺到額娘的力氣不一般,而且額娘向來怎麽玩兒,自個兒受傷都不會讓他們受傷,其實是最可靠的一個人。

不過兩位長輩吵嘴,也挺有趣的,胤祜也不說和,笑眯眯地聽著。

蘇貴人和檀雅親近,卻向來自詡不與她“同流合汙”,氣質沉靜地對胤祜出言邀請道:“我的畫裝裱好了,你要去看看嗎?”

胤祜欣然同意,隨蘇額娘一同往她單獨的畫室走去,一進門,就見到一幅巨大震撼的畫裱在木框之中,掛在一整面墻上。

他走近,自左而右慢慢看,鹹福宮的每一處,他都能說出些回憶來,儲秀宮他幼時也常去尋兄長玩兒,還有禦花園的各處,全都極熟悉。

而看到禦花園中著龍袍的威嚴挺拔的英俊男人,胤祜笑道:“這是皇兄嗎?真是英偉。”

蘇貴人淡淡道:“借你額娘的話說,是做了一點藝術加工,自然要比真人更好看些。”

雍正:“……”

胤祜忍笑,繼續看下去,見有一著鳳袍的女子,模樣便是皇嫂的樣子,只是單獨坐在禦花園另一側的亭子裏,正看著亭子外七八歲大小的男童玩耍,眼神卻是無神的。

“這是……”胤祜指了指那男童,問。

“那是弘暉。”蘇貴人微微仰頭,看著畫中人道,“一切皆是幻象。”

蘇貴人頓了頓,又道:“原本我想畫帝後同行,可皇後不願意。”

胤祜一默,似是為皇兄說話一般道:“皇兄登基以來,除了必要的宮殿修繕和修建皇陵,幾乎沒有建行宮的撥款,亦不享樂奢靡,勵精圖治……”

養心殿內的雍正閉了閉眼,想起那個曾經讓他極驕傲的嫡子,內心一痛,對比鹹福宮太妃們教養胤祜和額樂的耐心,他確實不是一個好阿瑪。

兒子們成長之時,他一心在外頭的事務上,只會嚴厲要求,如今秘密建儲,對弘歷寄予厚望,要求嚴格到苛刻,卻也沒多少耐心將他帶在身邊親自教導……

雍正難得反省,心裏對兒子們生起幾分愧疚,將弘時、弘歷、弘晝兄弟三個叫到養心殿來,溫聲關切了幾句。

弘時心裏有怨憤,恭敬地應聲,無絲毫親近之意。

弘晝不知道阿瑪為何忽然這般,嚇得不行,說話驢唇不對馬嘴,恨不得立即消失在這裏。

唯有弘歷,奇怪歸奇怪,與皇阿瑪相處時間較多,知道皇阿瑪雖嚴厲卻公正,因而答話十分沉穩有條理。

雍正見到弘時和弘晝的模樣,心裏升起那點兒愧疚壓抑不住暴躁嫌棄,勉強撐住那點兒父愛,保持溫和讓兩人回去。

弘時和弘晝恭敬告退,走的時候腳下飛快,仿佛解脫了一般。

雍正面無表情,對弘歷說話略微生硬道:“你我父子之間,本就無不可言說之事,若於政事之上有不懂不理解之處,皆可與皇阿瑪說。”

弘歷一頓,立即躬身道:“兒臣確有些疑問之處想請教皇阿瑪。”

雍正一聽,頓時精神清明,問道:“何事?”

“關於海禁和通商……”

弘歷始終認為,商人乃是不安分的,若是於海禁之上放寬,恐怕會有危害大清之亂發生。

雍正聽明白他的考量,意味深長道:“所以朕造火器、戰艦,以武力威懾,若想進出於大清疆土,若想得大清庇護,都必須遵從我大清的規矩,無人可例外。”

“朕有生之年,勢必要用一場戰爭,警示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