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2/2頁)

既然恪靖公主能夠參政,那榮樂公主為何不能上戰場呢?

“榮樂公主既是大清的公主,也是草原明珠,此舉既為守護大清亦為守護蒙古,榮樂公主悍不畏死,不該拘於男女之別。”

此言傳至蒙古,無論眾將士心中如何想,面上,眾人都認可了榮樂公主的存在,而榮樂公主雖未有正式的武將官職,但品級位比親王,在軍中還算得人尊重。

等到大清正式對準噶爾開戰,榮樂公主的騎衛們,包括那一隊女騎,在戰場上都奮勇拼殺,榮樂公主的武藝更是絲毫不遜於一些將領,一時間榮樂公主和她的騎衛揚名於兩軍之間,連準噶爾大軍中都聽說大清榮樂公主的威名。

戰場上刀劍無眼,又有各種火炮殺傷力極大,死傷難免,額樂受過傷,也帶傷繼續作戰過,戰報傳回京中,胤祜知道妹妹受傷,亦是擔憂不已,只是額娘們詢問,他都囑咐茉雅奇盡量半遮半掩、半真半假地說,以免太妃們、額娘們愁出病。

雍正此番開戰,便是要打服準噶爾部,疆外穩定些年頭,以便更好的發展內政,是以戰事短時間內不會停止,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戰報雖然依舊頻繁送至京中,雍正和朝臣們的注意力卻已稍稍轉移至別處。

先前說過,雍正大量撥款用於民生,清丈墾荒,屯田促產,修路挖井……尤其是近一年兩年,他略微有些急於求成,以至於各處皆忙,稍有處理不當,便可能反累百姓,因而雍正和他血脈相連的老中青勞力們肉眼可見地都蒼老不少。

青壯年裏,諸如胤祎、胤禧、胤祜……跟福晉生孩子的功夫都沒有了,胤祎還會偷懶,胤禧和胤祜認真負責起來,連府都回不去,時不時還要被派出去。

親生兒子更慘,三子弘時、六子弘晝尚且還好,四阿哥弘歷得雍正看重,哪個部門有事,他都得摻一腳,還得代皇阿瑪各種祭祀,皇陵太廟、孔聖、關聖帝君、天地太歲、大社大稷……若非他心志堅定、養生得當,說不準什麽時候就會出個大紕漏。

至於那些老家夥,還活著的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俄、十二胤裪等人有志一同地認為,老四就是想累死他們,好一起走。

雍正毫無愧疚之心,繼續死命的花錢,死命的壓榨。

後宮諸人,除了心裏前朝忙這一個感受,無大災發生便得縮減份例之外,並無太大變化,依舊該做什麽做什麽。

吉蘭在怡親王出殯後,沒有急著回蒙古,帶著兒子時而進宮小住,通常這時候弘昽也會一起住進來,再加上偶爾過來玩耍的永璉和耐日勒,安壽宮裏竟有了幾分當年鹹福宮的吵鬧模樣。

中秋佳節,南邊兒送來好些新鮮的大閘蟹,安壽宮也分了不少,佟佳皇貴太妃便命人在花園裏擺宴,眾太妃同樂。

蟹寒涼,自然要飲酒做配,檀雅帶人釀的花酒果酒味道香甜,弘昽和桑齋看大人們喝,趁人不注意偷偷迅速地喝了一大口果酒,然後就開始亢奮地鬧騰。

檀雅斥責了伺候的宮侍不經心,索性果酒發酵時間短,勁兒小,倆小孩兒折騰一氣兒,便睡過去,沒有別的問題。

吉蘭某些時候心極大,一知道兒子沒啥事兒,就沒心沒肺地喝茶聽戲,時不時還跟著唱戲的那位庶太妃哼幾句。

“奴婢給皇貴太妃娘娘請安,給諸位太妃太嬪請安,給和惠公主請安。”

安壽宮守門的宮侍領著養心殿的一個小太監過來,小太監請安過後,稟報道:“娘娘,公主,皇上命奴婢來稟報,漠北土謝圖部來信,額駙急病殤了。”

霎時一靜,眾人原本的動作皆停,下意識看向吉蘭。

吉蘭臉上有驚訝意外,卻沒有多少悲傷,也沒問什麽急病,只立即起身向諸位太妃們行禮道:“桑齋需得守孝,吉蘭得盡早離京,還望娘娘們見諒。”

佟佳皇貴太妃頷首,依舊寬慰道:“是有輕重緩急,你切莫太過傷心,路上照顧好自個兒和桑齋,走前不必再來辭行了。”

“謝娘娘們恩典。”

吉蘭又行了一禮,便派人去抱桑齋出宮去。

好好的中秋宴,因為吉蘭額駙的忽然去世,不好再繼續,便就這麽散了。不過眾人瞧著吉蘭不像是為額駙傷心的模樣,便也沒太放在心上。

檀雅回去後還拉著蘇貴人小酌了幾杯,畢竟吉蘭有錢有權有兒子,死一個渣額駙,絲毫不影響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