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2/4頁)

伽珞感激感動,福身恭送佟佳皇貴太妃離開,久久之後才隨謹太嬪往她們的院落去。

她先看望過宣太妃,向定太妃和蘇貴人問好,然後將耐日勒留在宣太妃屋裏,便離開這裏單獨與謹太嬪說話。

檀雅問起查明的具體情況。

伽珞一一說了,證據確實全都指向那兩個格格,那兩個格格經過審問之後也供認不諱,可她不相信真相這麽簡單,既然查不出來,她就將所有跟她爭奪利益的人放在對立面審視。

檀雅沉默,並未評判伽珞的想法正確與否,她也沒有資格評判,只囑咐道:“莫要迷失自己,心正方能理直氣壯,你的身份便決定你擁有更光明正大的手段制定規則,陰毒之人作惡不足以讓你變成和她們一樣的人。”

伽珞點頭,眼神堅韌,“永璉和耐日勒安全,如今我心中已沒了讓我踟躕的東西,我自然要讓所有人知道,我身為嫡福晉的威嚴不容侵犯。”

檀雅輕拍她的肩膀,道:“走吧,咱們帶耐日勒去選一間屋子,只要那孩子相中,隨便住。”

最後還是沒用選,佟佳皇貴太妃以檀雅她們這處院落被太妃們作娛樂之用為由,將文和軒後面,原來高太嬪住的那間最大的屋子分給了耐日勒。

那間屋子裏外兩間,還有一個小偏間可作書房,而且西邊兒的幾扇窗子推開,都能直接看見寧安園,無論是采光還是精致,都極佳。

安壽宮可比西二所大多了,還有獨立的花園,佟佳皇貴太妃分給耐日勒的這間屋子也比她以前住的屋子大幾倍不止,她喜歡的不得了。

伽珞看女兒如此開心,心裏也高興,走得時候內心沒有牽掛,腳步堅定。

她要面對她的戰場。

……

檀雅教養耐日勒的方式,與當初對額樂她們還有些不同,並未按照十分嚴格的時間安排課程,而是她管理安壽宮事宜時都會帶耐日勒在身邊,想到什麽便教什麽。

等到休閑時間,檀雅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也不強拘耐日勒在她這兒,讓她自己看對什麽感興趣,自己去太妃們那兒玩兒。

耐日勒許是還有些拘謹,一直跟著檀雅,檀雅做什麽她便做什麽,後來檀雅特意帶著她四處湊熱鬧,連寧壽宮排戲的太妃們都沒落下,耐日勒這才漸漸隨意起來。

而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不可磨滅,檀雅每隔三日便讓耐日勒回西二所請安,承歡阿瑪額娘身邊,主要是讓弘歷和耐日勒的父女之情不減淡。

其實耐日勒的規矩沒得說,幼時也是活潑可愛的孩童,只是年紀越大越懂事,便少了幾分孩童的天真。

對長輩來說,孩子乖巧懂事當然好,可乖巧懂事的同時,少了那麽些親近,也是一種遺憾。

弘歷如今只有耐日勒這一個女兒,平素便極疼愛,可已經許久沒見到女兒這般直白的濡慕和親近,現下見到,自然十分高興,私下裏還與伽珞說,果然太妃們會教養孩子。

太妃們只是並不以統一的世人期待的標準要求女兒家,泯滅她們的天性罷了,伽珞微笑,和弘歷愉快地談起兒女們的教養。

“永璉一人在南所,我這個額娘顧忌不到,還請殿下時長去看看,也省得那孩子報喜不報憂。”

弘歷滿口答應,“永璉聰明貴重,皇阿瑪與我都對他寄予厚望,絕不會讓這孩子再出差錯。”

伽珞想要周全,便無人能挑出一絲毛病,耐日勒每每回來請安,她都會讓耐日勒先去景仁宮,熹妃再是對兒媳婦有不滿意,對一個濡慕她的孫女兒也不會冷眼相待。

也正是因為有耐日勒從中潤滑,熹妃對伽珞總算不再表現的那般意見大,只是做了便會留下痕跡,只看是否有人願意計較。

熹妃並不是個多有心計的人,有些時候做事情也不那麽好看,先前找伽珞茬時,想得辦法便是時不時召見兒子的側福晉,以示喜愛。

弘歷後院的女人目前不算多,不過雍正也封了兩位側福晉,其中一位熹妃見到她就想起曾經那位年貴妃,不太喜歡,倒是另一位側福晉為人規矩板正,頗得她心。

若換個人,遇到這樣一位婆母,恐怕要極煩惱,可伽珞絲毫不慌,該如何便如何,面對熹妃十分恭敬有禮,好似先前因為孩子產生的分歧真的只是她太過緊張罷了。

只是即便沒鬧出什麽事兒來,雍正聽說熹妃這麽頻繁的插手弘歷的後院事,並不樂見其成,更何況長春宮裏真正的後宮之主都不愛管事兒了,越發顯得熹妃張揚。

這並不是什麽好事兒。

雍正思慮再三,便做了一個決定——下旨讓太妃們搬去暢春園榮養,日後暢春園也會作為他的妃嬪們的榮養之所,讓距離隔開多管閑事的可能。

不過某些萬一發生會影響皇室聲譽的事情,必須提前預防,因此雍正特地在暢春園劃定出一片區域,太妃們居於後湖西側的幾處院落,可在前湖和後湖周圍賞玩,但只準許宮侍們行走於其中,侍衛外男不準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