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第2/2頁)

胤祜無言以對,再如何,弘歷也不至於亡國,那得荒唐殘暴到何種程度,要以亡國為標準,現在的情況何止是好很多,弘歷簡直稱得上是明君。

不過經他如此一說,胤祜的心情也平復下來,能夠平靜地看待這三年私庫的賬目。

“皇上還在遵從四哥當年未完成的遺願,這一大筆花銷便占據大頭,其余私用銀錢雖逐年增長,不過今年這一場旱災,私庫又空了許多,宮中上下都在節衣縮食。”

連養心殿的份例都縮減了,皇陵的修建也並不緊迫,從這裏看,皇上私心不盛,登基之時想做盛世明君的初衷和宏願並未改變。

“先前聽說皇上有秋狝的計劃,恐怕這兩年是不成了。”

雍正道:“這些年八旗子弟都養尊處優起來,好些人血性尚不及額樂一個公主,是得多用幾場秋狝磨煉一二。”

胤祜搖頭感嘆:“莫說他們,恐怕臣弟如今的馬上功夫都比不得額樂了。”

“任人以才,你的才能本就不在戰場,只是如今這八旗多無所事事,如何不教人怒其不爭。”

胤祜看皇兄臉上怒意顯現,也不好再說什麽添火,事實上他們都明白,八旗之所以會如此,歸根結底還是朝廷對其過於優待的政策,可大清的根底是八旗,歷代帝王嘴上說著滿漢一家,實際從來沒從心底信任漢人的擁護,對八旗的優待便無論如何也不會停止。

包括曾經的雍正,便是再如何整頓八旗,也不敢削八旗。

至於現在嘛,一個駕崩的先帝,如何想基本沒有意義,胤祜能幫忙做些事也不能抵消先帝統治力已經消失的事實。

事實是悵然的,不提應該就能當作安好,胤祜轉而道:“聽聞朝中依舊每年都會撥一些錢至造船和火器研制上,想必四哥想要再次出使西洋的計劃,還有實現的可能,只是不知在何時。”

“與在內務府任職相比,我還是更想參與出使西洋。”

“你曾隨使團出使過,若有下一次,想必會是首選。”雍正遙望遠方,“朕也想親自去看看。”

胤祜嘆氣:“得學學二十哥,他怎麽就那麽閑適……”

雍正瞬間一臉嫌棄,“不務正業,不思進取,也不為兒孫前程考慮一二。”

胤祜覷著皇兄的神色,小心道:“可四哥,二十哥都已經是親王了,以他的性子,決計不會再管兒孫的爵位。再說,我額娘說了,也不是非得人人都要上進,二十哥不仗勢欺人、囂張跋扈,安於現狀也無妨吧?”

“哼,若人人皆如他一般,我大清豈不完了?”

“人人皆如二十哥,本就是不可能的。”胤祜不免好奇,“您從前便一直對二十哥頗有不滿,就是因為覺得他不思進取嗎?”

雍正面無表情,“朕只是見不得旁人過得比朕好。”

胤祜:“……”

雍正揮了揮衣袖,背手道:“朕晚間要賞月,你可要一同?”

胤祜手指敲了敲書案上的公務,假笑:“臣弟無暇赴約,四哥自去便是。”

“那朕便去尋瑾太妃吧,瑾太妃向來有閑情逸致。”

胤祜瞥向窗外,秋風乍起落葉紛飛,他額娘是有閑情逸致,可惜不傻。

而正如胤祜所預料那般,檀雅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雍正的邀請,並且附送一對白眼,“秋風瑟瑟,賞月?傳出去外人恐怕以為瑾太妃腦子不好。”

檀雅又看向他一身飄逸的白衣,抽了抽嘴角,“不過您跟這時節的夜晚倒是挺配的。”

雍正面對她這陰陽怪氣、冷嘲熱諷,面不改色,還道:“既如此,朕便一人獨賞。”

檀雅善解人意道:“我給您祭一壺酒。”

“朕出去等。”

檀雅讓宮女去取兩壺酒來,取來後便拿著酒出門,因為借口祭奠宣太妃,是以其中一壺她心裏默念的是宣太妃,另一壺才是雍正。

她這倒酒祭奠的舉動全都是在院外完成的,祭完還去前頭亭子裏望了一眼,沒瞧見雍正,正奇怪呢,回到院裏一擡頭,就看見雍正站在屋頂上,下意識“嗬——”了一聲。

“娘娘,您怎麽了?”

檀雅撫了撫跳動增快的心,“差點兒以為見鬼了。”

可不真就見鬼了嗎?雍正站在飛檐上,單手拿著酒壺,瀟灑地仰頭喝酒,還刻意作出衣袂翻飛的樣子,十足的裝模作樣。

雍正不知是聽到檀雅的心聲,還是察覺到她的存在,居高臨下俯視過來。

那一刻檀雅腦子裏忽然閃過“王之蔑視”這個詞,雞皮疙瘩起來,立即收回視線,走進屋裏,心道:奇怪的人太多了,今天也是想念她蘇姐姐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