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2/3頁)

可她也不可能攔著正當盛年的兒子不納妃嬪。

平西王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事事都聽母親管教的少年郎。

平西王太妃嘆了口氣,還是對盧氏實話實說:“我們回京之後,可能會有不少人提出要充盈後宮。”

盧氏聽了平西王太妃這話先是愣了愣,接著才低眉應道:“兒媳知道,兒媳心裏有準備。”

她與平西王只得一子,在那以後平西王就鮮少回來,到後來夫妻倆都三十好幾了,他即便回府與她同房也不會再有夫妻之間的恩愛事。

她知道他不太喜歡她這樣的,也知道她容華一天天老去,越發不能讓他停留,所以一顆心漸漸也就只系在兒子身上。

平西王一直沒有納側妃納姬妾,估計是因為行軍太忙碌,再加上有平西王太妃在上頭壓著。

現在他既然榮登大寶,自然是要廣納美人的,說不得再過一兩年就該再添兒女。

盧氏思及這些,忙對平西王太妃說道:“我覺得後宮太多也不好,最好挑些他喜歡的就行了。要不然納進來他又不喜歡,那麽多人在宮中虛度年華多不好。”

平西王太妃聽盧氏說出這樣的話來,倒是訝異地看了她一眼。

見盧氏面上全無勉強,顯見是真心這樣想的,平西王太妃便說道:“這些事等入京後你們夫妻商量著來就好,他要是不聽你勸,你再來找我。”

盧氏一口應下,心裏也沒什麽底,真要讓她來張羅的話,她也不知曉平西王喜歡怎麽樣的。

何況要是平西王真的廣納後宮,說不準過個一兩年就有別的子嗣了!

想想自家兒子和他父王水火不容的架勢,盧氏不免又操心起來:“不如到了京城就讓瑞哥兒完婚,也讓母親你早些抱上重孫。”

平西王太妃一聽就知道盧氏在擔心什麽。

要是能早日生出皇孫,孫子的地位確實會比較穩固。要是皇孫再出挑一些,那肯定就沒別人什麽事了。

平西王太妃說道:“行,正好到時候一並把冊封典禮給走了,省得再費一次功夫。就是現在新朝初立,許多事都不能隆重大辦,怕是會委屈了阿皎。”她又敲打了盧氏一句,“既是你說要早些娶進門的,那你以後可得對阿皎好些,可別把什麽門第出身掛在嘴邊,瑞哥兒喜歡就夠了,非得門第高貴出身顯赫做什麽?前頭的外戚之禍難道還不夠引以為戒?”

盧氏聽了心中一凜,知道平西王太妃不僅是在說姜若皎的出身,還有她的娘家。

女子出嫁後大多會依靠娘家,可她爹娘安排她遠嫁西南,這些年也只給她送些好吃的好用的,從未讓她摻和娘家那些事。等她們去了京城,娘家那邊不免會找上門來!

這種時候,倒還真是姜若皎那樣的家世比較省事了。

婆媳二人商量停妥,盧氏回了自己院子思來想去許久,又讓人去把寇世子喚了過來。

寇世子剛把姜若皎送回食肆那邊,聽人說盧氏喊自己,拐了個彎就轉道去盧氏那邊了。

“娘你找我做什麽?”寇世子一進屋就自發地跑到盧氏旁邊坐下,擡手給自己倒了杯茶咕嚕咕嚕得往下灌。

盧氏說道:“我與你祖母商量好了,等去了京城就讓你們完婚,你心裏要有個準備。”

寇世子一下子站了起來,歡歡喜喜地說道:“真的嗎?去了京城就讓我們成婚嗎?”他高興了一會兒,又想到京城那邊人生地不熟的,他們要是一進京就成婚,豈不是什麽都來不及準備?寇世子又搖著頭說,“不好不好!至少得等我們熟悉熟悉京城那邊的情況再成婚吧?哪有一進京就完婚的,可別到洞房了我連新房的門朝那邊開都還不曉得。”

盧氏道:“又不用你做什麽,成婚事宜自然有禮儀官負責,你想看新房每天都能看,還能讓你走錯不成?”

寇世子狐疑地看著盧氏,總覺得這麽積極不會是他娘會幹的事。

可他又琢磨不出個所以然來。

寇世子說道:“我去和阿皎說說這事兒!”

盧氏沒來得及攔著,寇世子已經直接躥了出去,只給盧氏留下個瀟灑的背影。

盧氏無法,只得著手列清單,看看有什麽東西是要帶到京城去的。

寇世子跑出平西王府,看著這段時間越走越熟的街道,心裏難得有些悵然:要是去了京城,他們便不會回來了吧?這些從小走慣了的街道,以後卻是再也走不著了!

寇世子三步並兩步地跑過兩條熟悉的街,徑直尋到正在與姜映雪她們說話的姜若皎,把她拉到午後堆出來的雪獅子前說起盧氏要他們進京後就完婚的事。

能早些成婚他自然挺高興,可總覺得有哪裏不對!

作者有話說:

盧氏:是這樣的,娘想你早點生個兒子,和你弟弟們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