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催生(第2/3頁)

秋芳下意識的看看周淑賢。

“去吧去吧,鍋裏我看著。”

見周淑賢點了頭,秋芳這才在圍裙上擦擦手,跟著白芙美走了。

到了書房,周漠北正和白文淵兩個人下棋,白文淵雖然做研究可以,但是下棋是真不行,看棋盤上的局勢,有點危險,見她們要來打電話,立刻起身:“你們打電話吧,我和小北先出去。”

說著,就拉過周漠北的胳膊,那背影居然還有點落荒而逃的感覺。

白芙美覺得有點好笑。

白文淵居然怕了周漠北這個小棋癡。

秋芳什麽都沒看出來,她在白芙美鼓勵的目光下,拿起電話,撥打了村裏的電話,她們村算富裕,裝了電話,就在大隊部,電話響了兩聲就接通了。

她沒讓叫小妹秋華,而是直接喊了自家老娘。

然後白芙美就看著她口燦蓮花的忽悠自家老娘。

俗話說,老兒子大孫子,在沒有大孫子的情況下,老兒子自然是最受寵的,聽著家裏有用的大閨女一口一個掙錢給弟弟娶媳婦兒,老太太被哄得都找不到北了,立刻信誓旦旦的拍胸口保證,明天就送秋華上京。

白芙美看的詫異極了,沒想到秋芳還是個幹婦聯的苗子,尤其適合下基層,那一套套的話術,別說沒文化的老太太了,她聽了都迷糊。

秋芳似乎還覺得不保險,又和村裏的大隊長說了這件事。

在大隊長心目中,秋芳就是頂有出息的人,沒聽說宰相門前三品官,秋芳雖然只是幹保姆,可人家照顧的人,那是大官,以後說不定隨口一句,就能改變村裏的命運呢。

有了大隊長的保證,秋芳這才放下心來。

她感激的朝著白芙美笑笑:“謝謝了,我這輩子最放不下的就是秋華了,她要是能出來,我也就放心了。”

白芙美帶著她回廚房。

“也不是說在村裏嫁人不好,只是不甘心,其實秋華小時候很聰明的,那時候在識字班,老師都說她是讀書苗子,讓我爸媽送她去讀書,可爸媽不讓,他們寧可送沒什麽讀書天分的大哥去讀書耗日子,也不願意讓秋華去。”秋芳低頭,吸了吸鼻子:“我就想在城裏有個家,以後有了孩子,不管男娃還是女娃,都送去讀書。”

村裏人對孩子不讀書習以為常,可城裏的孩子,卻是不讀書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她不怕過苦日子,她就想以後自己的孩子,能讀上書,能有選擇的機會。

“家裏只有我奶奶支持我,可奶奶年紀大了,做不了主了。”

以前在呂家伺候的老太太是個有見識的,希望家裏能出個讀書人,可年紀大了,拗不過兒子媳婦,沒辦法,所以才在周淑賢要找保姆的時候,不顧家裏人反對,把秋芳送了出來,臨走前還交代,好好幹,以後把秋華也帶出去,這兩年,秋芳一直都將這些話記在心裏。

白芙美聽了後沉默了。

秋芳家裏,說實在的,情況已經很好了,父母雖然有點重男輕女,卻也沒有苛待秋芳和秋華兩姐妹,只是沒有給她們受教育的機會而已,這樣的條件,在現在看來,已經是很好了,想秋芳這樣心底藏著怨憤的,別人知道了,估計要說她無病呻吟。

可問題是……

秋芳是對的!

她們渴望知識,想要學習,無關性別,僅僅作為一個人,應該享有的權利而已。

可偏偏!

這樣的權利,在如今看來,卻是那麽的遙不可及。

學習掃盲,普及教育,基礎教育,義務教育——

她得把這些記下來才行。

白芙美拍拍秋芳的肩膀,一言未發,轉頭就回了書房,她需要將心底的東西記下來。

學習,學習……

哪怕國家貧窮,也要讓孩子們接受教育。

正如大領導曾經說過,‘窮什麽不能窮教育’,兒童最基本的權益,除了生存權外,還有教育權,孩子是祖國的明天,是未來國家的脊梁。

吃午飯的時候,白芙美吃的很快,她三下兩下的就吃完了。

吃完後就拎起包:“你們大家夥兒慢點吃,我有點事,要出去一趟。”

說完,也不等其他人反應,便推著自行車走了,其他人疑惑地看著高付俊。

高付俊也懵呢,早上還好好的,這會兒怎麽就突然有事了呢?

他搖搖頭,十分老實的表示:“我也不知道出什麽事了。”

“都吃飯,這孩子一驚一乍的,一天到晚不知道想些什麽,估計是工作上的事情吧。”周淑賢一邊說著,一邊看向周淑麗:“大姐,我怎麽聽說小美被調到兒童工作組去了?”

但凡對婦聯有點了解的,都知道兒童組現在就是個冷板凳。

這堂堂副主席,把侄孫女給送進了冷門部門,要別人知道了,還以為刻意避嫌呢。

“嗯,這孩子心思赤忱的很,正一腔熱血想要改變兒童組現狀呢。”周淑麗倒是笑的挺開心:“要是真能有建樹也挺好啊,這年頭,就怕不敢幹,敢幹的都能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