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變遷(第2/4頁)

隨著民營企業的崛起,國有企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曾經不需要考慮效益問題,只需要完成國家生產指標的廠子們,也面臨著轉型的問題,曾經虧損的廠子尚且還有國家支持,可隨著國家建設需要,更多的資金被投入到城市發展基礎建設中去,虧損企業一下子變得捉襟見肘起來,再加上人員冗雜,經營不善,轉型動作遲緩,無法吸引投資,既沒有補貼,也沒有市場,最終只能苟延殘喘的維持著基本的榮光。

曾經那些眼高於頂的國有廠子的正式工們,也面臨著下崗的危機。

反倒是高付俊這些人的私人企業,業務蒸蒸日上,工人們多勞多得,迸發出無限的熱情。

隆豐的醬料和開胃小菜更是早在十年前就走出過門,走到世界各地,成為華國產品的一個標簽,雖然銷售額並沒有很多,但勝在穩定,且隨著出國潮的到來,銷量還在漸漸上漲。

如今,世界各地的唐人街裏,都有隆豐的專櫃。

而作為隆豐國外代理商的柏氏,也在柏氏新任掌門柏文秀的帶領下,對隆豐大開方便之門,甚至連北極圈的芬蘭華人超市,都能看見隆豐的櫃台。

高付俊的公司忙的風生水起,而白芙美卻在基金會裏一如既往。

劉主席已經內退,劉長林在劉主席退休前,連跳三級,直接坐上了副主席的位置,劉主席拖著病重的身軀,一直堅持到劉長林能獨當一面後,才像組織打了退休申請。

和劉長林平級的另一位副主席也因為年紀大了,時常感覺力不從心。

最終,基金會改制,不再設主席位,改為秘書長,設理事會和監理,劉長林在六十歲的時候,終於成為基金會的第二位主席,第一位秘書長,白芙美也從普通的辦事員,升級成為項目綜合辦公室主任,獨當一面。

夫妻倆,一個賺錢,一個做好事,在京城各大部門裏,倒是有著不小的名聲。

而這些年,隆豐希望小學一座座的拔地而起,老百姓對隆豐這個牌子的信任度也在不停增長中,當年因為隆豐出口而產生的濾鏡,也隨著這些年對慈善的投資而越發的厚。

高付俊也是不敢麻皮大意,名聲越響,對品控越是重視,每年監察員,質檢員,在幾個廠子間來回的輪著轉,誰也不知道下一年會被派遣到那個廠子去,最大限度的避免他們沆瀣一氣,保證品牌質量。

這天清晨,剛上小學一年級的高啟陽小同學正在晨讀,高付俊則跟著白振華後面打八段錦,而白芙美正給雙胞胎白啟玨和白啟瑤兩個人紮辮子。

雙胞胎長得白嫩嫩的,完美的繼承了高付俊和白芙美的美貌。

因為是異卵雙胞胎,長得還不太像,姐姐白啟玨長得像爸爸,是一種帶著英氣的美,眉毛很黑,微微上揚,眼角也上翹,遺傳了太姥姥的雙鳳眼,才四歲就像個小大人似的,把妹妹劃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十分的講義氣,而妹妹白啟瑤就長得比較像白芙美了,嬌嬌軟軟的,再加上性子慢,經常把急性子的白啟玨給氣的咬牙切齒。

“陽陽,快來吃早飯,等會兒吃到了。”

“哦,來了。”

高啟陽應了一聲,連忙小跑回房間,將書塞進書包裏才往飯廳走去。

早幾年財務所搬到了新的辦公大樓,當初征用的白家大院就又還給了白振華夫妻,隨著孩子們長大,需要自己的房間,他們老夫妻急急忙忙把房子簡單的修繕了一番,便又搬了回來。

比起西胡同那邊簡單的兩進,這邊的三進院子,多了後罩房和倒座房,家裏的房間一下子多了起來。

在西胡同那邊白芙美的書房只能在塾屋裏,如今也有了正兒八經的南書房,而塾屋帶著角院,如今是幾個孩子的天地,一般放了學,他們就在這塊兒玩。

“媽媽,好了沒有啊?”白啟鈺見高啟陽都進了飯廳了,急得直跳腳:“太奶奶買大肉包了,我要吃大肉包。”

“好了好了。”

白芙美紮完最後一圈橡皮筋,拍拍她的肩膀:“讓開,我給瑤瑤梳頭。”

白啟玨看看自家妹妹那頭亂糟糟的頭發,翻了個大白眼:“瑤瑤自己也不知道梳梳頭。”

“人小鬼大,趕緊吃包子去。”

白芙美不耐煩的甩甩手。

白啟玨這才跑了。

“媽媽,要戴這個花花。”軟萌妹子白啟瑤舉起手裏粉色的蕾絲花。

白芙美接過花,手腳麻利的給她紮了兩個包包頭,將蕾絲花給套了上去,白啟瑤照照鏡子,指了指自己的額頭:“要紅點點。”

“臭美。”

嘴裏抱怨著,手卻一丁點兒都不慢的用口紅給她點了個紅點兒,白啟瑤這才不緊不慢的朝著飯廳走去,一邊走還一邊學著電視上唱戲的小姐走起了小碎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