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錯誤(第3/4頁)

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對四爺來說,世人見他皆是跪著捧著笑臉。忽然有一個站起來跟他甩臉子的,他不會覺得驚喜,只會覺得:需要收拾。

他不是那種破壞規矩,虐戀情深到沒有腦子的。一般自己喜歡波折的,是因為社會沒有虐待他。

正如被慣壞了的孩子,家長替他避免了別的痛苦,他就會自找苦吃,並且以為自己吃盡了苦正在被全世界陷害,跟全世界作戰(比如弘時)。但像四爺這種從小吃過了苦頭,媽都換了兩手,生在奪嫡亂世被親爹搞得要修仙的皇子,讓他為愛癡狂自找苦吃,那是不可能的。

年氏得了他的心,除了自身條件過硬,還得是全心全意愛他,提供了豐富的情緒價值呢。

讓他去哄別的女人,那是做夢,哄別的女人幹嘛?

他有這功夫為啥不哄他親爹呢?那還能做個皇上。

次日,四爺就揮揮衣袖帶上家眷兒子們回京,然後把張佳氏留在了圓明園。

耿氏跟宋嘉書一輛車,在車上笑得打跌。

“姐姐,你說這是哪裏跑出來的神仙哦。”枉費了她之前好一陣緊張的如臨大敵。

宋嘉書在腹內分析了一下張佳氏折戟沉沙的緣故,主要歸在了性格決定命運上。只因宋嘉書到底被關在雍親王府後宅,不知道張佳氏也實在是命數不好,跟四爺鬧別扭的時間選的太遭。

不然這嬌嗔也不至於換來這般嚴酷的下場。

四爺正心煩:前朝出事了。

李光地死了。

他是康熙爺的重臣,從平三藩的時候就一封書信投誠了過來,雖然這一封書信把好友陳夢雷坑成了逆賊坐牢去了,自己平步青雲,可見這人品很值得商榷,但李光地做官的本事卻是杠杠的。

康熙爺甚至聖諭明發,贊道:李光地謹慎清勤,朕知之最真,知朕亦無過光地者。①

這樣的考評在康熙爺這裏是極少的。

這位老先生一死,康熙爺難過的一日吃不下飯去。

他也老了,這些老臣去一個,就是在他心上挖個坑,像是冥冥中有人推著他也走向至深至暗的死亡一樣。

皇上傷痛,滿朝就得跟著傷痛。

四爺也覺得痛苦。

他倒不是為了李光地痛苦,而是為了另一樁事。

李光地死前似有所感,知道自己大限將至,曾給皇上進言:八阿哥乃諸位阿哥裏最賢者,可立為儲君。

皇上自然是不高興的,不過想想李光地的年紀也七十七了,行將就木身子一直不好——別人舉薦皇子是為了從龍之功,可李光地明顯比自己身子差,估計等不到下任皇上登基,所以康熙爺也就把這位老臣當成是為國本憂心的純臣,沒有削他。

當時四爺得了信就不是很痛快,如今李光地幹脆利落的死了,四爺就更難受了:人之將死振聾發聵之言,皇上怎麽會不往心裏去呢。

四爺就不明白,老八怎麽就有那麽好的人緣,這麽多人死活要捧他。就連斃鷹事件後,他幾乎已經注定翻不了身,還有人再不斷的給他搭梯子艱難的圍繞著他。

還有他那位已經在做大將軍王的十四弟,去了西北也沒少跟老八再有聯絡。

四爺心情是真心不好:剛被宿敵給坑了一把,轉眼發現大家都更喜歡宿敵,真是令人郁悶的想把李光地從棺材裏拉出來,叫他不要誇完老八就死。

更叫四爺燒心的還在後頭。

李光地的話雖不是站在朝堂中心呼喊的,但也不是上的密折,四爺能知道,朝臣們也都能知道。

他的死宛如一個開端,眾人見皇上也沒罰活著的李光地,也沒刻薄死了的李光地,照樣給了哀榮,於是就又摩拳擦掌的上了。

一時朝上就儲君之事,又此起彼伏。

有跟著舉薦八爺的,有主張復立太子的,還有推崇如今在西北報效祖國的十四爺的,熱鬧的很。

四爺這邊婉拒了隆科多和年羹堯紛紛暗中表示要舉薦他。

一來是覺得此時並未到一擊而中的關鍵時刻,二來……這兩個人他也並不是很放心。

滿人少,滿人親貴更少。

彼此間總是有親。

隆科多的親爹佟國維老人家,康熙爺的舅舅,那是很喜歡八爺的。而年羹堯的原配夫人,是納蘭容若的女兒,納蘭容若還有個親弟弟揆敘,真是標準的八爺黨。

四爺煩他煩的要死,還好揆敘去年死了。

朝上一片亂拳,皇上不置可否,照樣起駕去蒙古了,只帶了幾個小兒子。

眾人被拋在京裏,正主不在,只得暫且閉嘴,進入了一片詭異的和平。

——

朝上的事兒,宋嘉書不知道,弘歷也不夠年齡知道。

他最近只覺得弘時不對。

回來跟宋嘉書道:“額娘,我看三哥是真的病了。”

在圓明園的十來天裏,三阿哥就弱柳扶風一般,上不了馬拉不了弓,人著實也瘦了一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