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聖訓(第2/4頁)

這一年中秋過後,關於邊關戰事倒是傳來了些好消息。

但宋嘉書明顯感覺到皇上的情緒跟前些年不一樣了。

那時候皇上總有事要忙,軍國大事之後就馬不停蹄的整頓吏治,還順帶手剪除宗親,忙的是晝夜不歇。

可如今,準噶爾戰事一松,皇上明顯也就松弛了許多。而他的關注點,也從具體的政事轉移到了思想上頭。

過了重陽,弘歷有一日來請安,神色就透露出一種遮不住的高興。

宋嘉書不免好奇:弘歷不是個沉不住氣的人,上兩回見他這麽高興,還是女兒和兒子平安落地的時候。

“兒子給額娘請安。”

宋嘉書擺手:“快起來吧,看你這樣子,是有什麽好事?”

“皇阿瑪要修《聖祖聖訓》,命禦書處整理從前記錄皇瑪法執政六十載的言行,好奉為圭臬叫子孫們日夜研讀。皇阿瑪將這件事交給了兒子。”

不管是出於情感上對康熙爺的孺慕,還是修聖祖言行的榮耀,弘歷對這件事情都是很歡喜的。

宋嘉書心道:戰事一緩,皇上這是又投身出版業了啊。

後來宋嘉書發現,皇上不但致力於發展出版業,還將興趣發散到了書畫上。當然,皇上不是自己作畫,而是叫了宮廷畫師來給自己畫。

宋嘉書就收到邀請,觀看了兩張皇上穿道袍、穿盔甲的畫像。

她見皇上坐於竹林之中,道冠羽扇,膝上還放了一把古琴,果然是飄飄欲仙之態。便問道:“還好到了秋日,這時節蚊蟲少,否則皇上坐在這叢裏,一話兩三個時辰,只怕要被咬壞了。”

皇上心道,鈕祜祿氏關注點是不一樣啊。

便跟她解釋:“朕如何有空在這裏坐上好幾個時辰?且如意館的畫師出工極慢,哪裏是幾個時辰能畫完的,光這羽扇都得專人畫上一日,保證根根羽毛分明濃淡合宜才可。他們不過來養心殿畫個面容,剩下的便是回去衣裳畫罷了。”

之後又給宋嘉書展覽了些西洋畫:“這種西洋畫法你只怕見得少了。”

宋嘉書頗為懷念:不,這種她見得並不少。

皇上見她似乎很喜歡這些西洋畫,便道:“宮裏也有洋人畫師,有一個叫郎世寧的,從先帝爺起就在宮裏服侍。之後朕登基,整頓那些亂說話的傳教士,也與他這種畫師無幹,他便一直留在宮裏伺候了。”

頓了頓又道:“十三弟就很喜歡他的畫,之前十三弟負責內務府的時候,為朕修整圓明園,就特意命郎世寧作畫。”

“之後每年朕的萬壽節,郎世寧都會代表西洋畫師,給朕獻上新圖以作壽禮。”

說來,十月十三便是皇上的萬壽節。按說這應該是宮中最大的節日之一,只是皇上登基這些年來,前三年為著先帝爺與太後娘娘的三年孝,萬壽節都不肯過,後來……後來這些年,每年都在死人,萬壽節又與頒金節挨著,皇上也就沒什麽心情大辦自己的萬壽節了。

倒是怡親王不忘每年命如意館作畫奉上。

今日皇上想起此事,便動念對蘇培盛道:“把這些年萬壽節郎世寧奉上的畫都取出來。”

今日閑暇,正可一一回看,也是緬懷十三弟之心。

宋嘉書在等蘇培盛去收拾東西的功夫,便坐下喝茶:如今皇上在朝上或許沒有那麽上心,但對自己的生活品質還是極度在意的,養心殿的茶也是經禦茶坊的專業人員泡好送了來的,要比各宮中好許多。

一時,蘇培盛帶著幾個小太監抱了許多裝著卷軸的錦盒來,又在地上鋪了幹凈的棉布,便小心翼翼將畫一一展開,供皇上和貴妃娘娘賞玩。

這十年來,宋嘉書從如意館每逢萬壽節供上的圖畫,就能見到一個皇帝心情的變化。

前些年多為耕種、勤政圖,這兩年,便多為青松不老,仙萼長春這樣的吉祥如意圖。

見旁邊還堆了些小的卷軸,宋嘉書便道:“皇上,臣妾能看看這些嗎?”

皇上點頭:“這些是朕命郎世寧畫的,西洋畫線條鮮明,跟咱們取意倒是不同,畫人畫物別有風味,朕有時想起,便命他畫些。”

他說完,便也跟著宋嘉書打開一卷卷畫,一並看過去。等都看完後,皇上就見眼前鈕祜祿氏幽幽擡頭:“皇上,您讓郎畫師給您命造辦處煉制的花瓶畫過,給您養的花也畫過,給您的狗也畫過,還是兩只狗分開畫的……”

皇上:“嗯?”

宋嘉書問道:“那怎麽沒想著給弘歷和弘晝畫一個呢?”

皇上:……還真沒想起來過。

面對眼前貴妃的眼神,那種幽幽然‘我在盯著您,但我不是控訴,只讓您自己想想’的目光,皇上咳嗽了一聲:“這樣吧,等萬壽節的時候,朕讓郎世寧給朕和弘歷弘晝父子畫一幅拜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