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第2/3頁)

但這一次的戰爭,不再是之前那般順利。

趁著晉朝改朝換代,楚國那邊是打定主意要狠咬一塊肉下來,否則等晉朝緩過來,就再難找機會了,所以他們拼盡全力。

繞是易寒能力出眾,也無法跟之前那般頻頻勝利,戰況焦灼。

去年是打了一年,對方求和。

這一次戰爭開始的第三個月,司馬恒去世,因戰事,他的喪事也舉辦得很低調,很快半年過去,戰況絲毫沒有變緩,甚至楚國竟然還加派軍隊。

青璃察覺到不對,開始著手準備離開京都,親自帶兵,只是沒等她準備好京城的事情,戰事開始的第七個月,邊關就傳來急報,因楚軍落敗,易寒身為將軍帶領隊伍打算一網打盡,卻因此掉進敵方陷阱,雖被救回來,但依舊重傷垂危!

而這一戰,是易寒因著心中的焦急,失了分寸,過於貪功冒進。

青璃立即放下京都一切,求了端王出山,自己親自帶兵前去支援。

因大將軍出事,晉國頻頻露出敗績。

就在差點要讓出一座城時,青璃帶兵趕來,接過主帥旗幟,迎戰楚國。

大軍原本低迷的氣勢因青璃的出現重新崛起,重新和楚國打得勢均力敵。

而後隨著一次次對戰,在青璃的帶兵下,戰績一次比一次好起來。

戰事開始的第十一個月,青璃帶兵偷襲敵營糧倉成功,而後一個月,楚軍軍餉吃緊,有些力不從心時,在戰場重創楚軍。

自此楚軍一步步落敗,這一次晉朝卻沒有和以往一樣差不多就停止,而是繼續打,一直到拿下兩城,楚國打不動了,晉朝也因戰事,有些扛不住時,才停手。

大軍回朝,青璃在戰場用兵如神,楚國對她恐懼不已,晉國民間也一致認為她能贏,是因為那一手玄妙的蔔卦能力。

這一腦洞伴隨著青璃回到京都,更是得到所有人一直認同,百官越發敬仰,在這段時間,貪官都不敢貪了,老實得如鵪鶉。

可惜青璃地位太高了,已經封無可封,最後只能嘉獎一堆財寶。

重傷的易寒並未活下來,古代的醫療條件不足以讓他受重傷後還能毫發無損,青璃去的時候路上就花費了一個多月,甚至她還沒到,那邊主將就已經沒了。

這次回來,青璃帶著易寒的棺材回來,再將給易寒的嘉獎,給了易家。

因為青璃打得太猛了,要不是最後消耗跟不上,他們這邊也損失慘重,其實還可以繼續打。

楚國自然也知道,因此是主動求和的,有了上一次求和後又冒犯的情況,他們付出的代價更大一點,派過來談和的使者更是表示願意送皇子過來和親。

和親對象自然是青璃了。

但被青璃拒絕了,楚國的成年皇子一個個都有一堆女人,她要不起。

當楚國使者正惶恐是不是青璃不滿意,還想著攻打他們國家時,卻聽見這個晉朝最厲害的國師大人一個提議:“正好我們這裏青年才俊不少,就讓他們跟你們公主聯姻也是一樣。”

使者大喜,自然同意。

於是一道諭旨送到傅家:【傅家嫡長子傅承為晉、楚兩國聯姻,被聘為楚國九公主駙馬!】

傅家為這個旨意驚呆了。

傅承自己卻唯有滿心的苦笑。

一切的一切,照模照樣的還回來了!

抗旨不尊那是整個傅家都得出事,所以傅承唯有接旨,被送到楚國和親。

可晉國這一次拿下了楚國兩個城池,殺了多少楚國士兵,他去和親,哪怕他背靠晉國,日後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

青璃親自目送和親隊伍離開京都,回憶著傅承那呆滯絕望的神色,笑了一下,很快再次忙碌起來。

打仗打了這麽久,擱置了不少事。

她先是查看京都事宜是否按照她離開前的安排在做,又看看誰敢亂搞事情,直接抓出來丟牢裏,攢到一定數量就一起處置。

一直折騰了半年,朝野上下一通清理,全都威懾於國師的能力,乖覺下來,青璃才重新做回安安靜靜的國師。

政事太平,外敵恐懼,內外一片和諧,她空余時間多了,就會回到國師府,為前來求問的人算上一卦,豐富自己的技能,也是為國師這個職位,做點實事。

直到有一天,一個消息傳來——樂琴公主去世了。

青璃恍然記起這個人。

司馬青荷一直在等易寒,因為她堅信易寒能救自己出這個火海,嫁給羅梁確實生不如死,偏偏她還是個得罪了掌權者的公主。

還是太子的司馬言根本沒為這個姐姐準備公主府。

也就是司馬青荷是嫁人,而不是羅梁尚主。

剛成婚那會兒,夫妻恩愛了一段時間,羅梁到底是喜歡過司馬青荷的,否則也不會願意為司馬昌偷拿宮中守衛布防圖,只是這個喜歡,對於他的性子來說,堅持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