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比所有的RTS遊戲都更有代入感!

在劇情影像中,秦義隊長跟隨著AEEIS的指引,熟悉操控台的使用方法,開始進行基礎操作訓練。

而在遊戲中,喬梁也同樣跟著AEEIS的指引,熟悉遊戲的操作模式,進行基礎關卡的戰鬥。

本來喬梁知道這是一款RTS遊戲還比較擔心,怕自己手殘玩不好,但沒想到這遊戲的操作竟然比自己想象中要簡單得多!

喬梁也玩過一些傳統的RTS遊戲,比如《星海》和《幻想之戰》,但水平都不高,跟人對戰純粹是被虐菜的。

因為傳統的RTS遊戲對玩家要求太高了,既要多線作戰,又要極高的APM,而且還要對各種戰術細節把握得非常到位。

遇到比自己強一些的對手,那就是單方面的被虐。

喬梁本來也不是天才玩家,他只是比一般人聰明一點、更有恒心和毅力而已。

否則當初玩《回頭是岸》的時候,他也不至於受苦了那麽久。

但《使命與抉擇》跟其他的RTS遊戲不同,根本不需要把自己的指令精確下達到每一個單位,只要對某一整支部隊下達指令就夠了。

而在教學過程中,AEEIS也會不斷強化這種概念。

簡單來說,在《星海》和《幻想之戰》中,玩家往往需要很高的微操。比如一個最基礎的操作就是“拉兵”,一支編隊中殘血的小兵必須拉走,這個操作可以避免己方損失、不給敵人經驗、拉扯敵方隊伍的陣型等等。

拉兵拉得好不好,直接決定玩家的團戰能力,高手和菜鳥的差距也會因為這一個操作而無限拉大。

因為這種傳統RTS遊戲中資源和單位太重要了,需要精打細算,很多時候都是英雄帶著五六個小兵就去跟對面打了,死一個小兵的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

而在這種細節的不斷碰撞中,雙方的資源差距逐漸拉開,強的一方就逐漸確定勝勢。

這種做法是經典的RTS遊戲做法,當然不能說錯,但它的一個問題就在於遊戲門檻太高了,對於那些做不出這些操作的玩家來說,遊戲的樂趣會大大下降。

而《使命與抉擇》直接在遊戲機制上就把這些操作給簡化了,即使做不出來也根本不影響對遊戲內容的體驗。

有舍也有得,舍棄掉這些細微操作和資源的精打細算之後,《使命與抉擇》獲得的是更低的上手難度和更宏大的場面。

《使命與抉擇》的地圖極為廣闊,而且視角的自由度很高,玩家在做出一些簡單的操作之後,有大量的時間去思考下一步的行動,以及觀賞戰場中激烈的戰鬥、查看各支部隊反饋的意見。

電影級的劇情影像、遊戲中的大場面、極低的上手難度,都讓喬梁對這款遊戲有了很不錯的第一印象。

……

同樣是第一次接觸整個控制系統、同樣是從最簡單的戰役開始訓練,喬梁感覺很有代入感。

他仔細考慮了一下,覺得這可能是因為整個劇情安排較為巧妙。

在大部分RTS遊戲的劇情中,往往都是多主角共同驅動劇情。

比如《幻想之戰》中,不同的種族有不同的英雄,而每個英雄都會有獨立的劇情。

在整個遊戲的劇情中,玩家需要不斷地更換自己的立場,可能前一分鐘還在操控A英雄對抗B英雄,下一分鐘就已經完全反了過來。

當然,並不是說這種傳統的做法不好,大部分成功遊戲都有自己的一套玩法,是有利有弊的。

這種做法的好處在於,遊戲可以容納非常宏大、多元的世界觀背景,也能突出整個故事的史詩感。

但問題在於,玩家基本上是以一種上帝視角在進行遊戲,沒有任何的代入感,情緒體驗跟劇情中主角的情緒體驗大部分時候是比較剝離的。

而《使命與抉擇》的劇情則是采用了另一種方式。

劇情全程聚焦秦義隊長一個人,AEEIS也完全沒有任何的喧賓奪主,它只是用好不出彩、毫無感情的電子音不斷提示秦義去做出各種各樣的操作。

這樣一來,玩家們其實會自然而然地將自己代入到秦義這個角色中。

再加上遊戲過程中AEEIS會直接與玩家對話,更是強化了這種代入感。

隨著劇情的推進,玩家們的情緒也在跟隨秦義的情緒而變化,甚至比電影更能感同身受。

一個很明顯的地方在於加入“擬真元素”時玩家情緒的變化。

在加入“擬真元素”之前,玩家和秦義一樣,指揮的都是100%聽從命令的士兵,指哪打哪,而且整個戰鬥過程也非常順利。

玩家在做出一些簡單的指令之後,AEEIS人工智能會將這些指令細化,所以人類軍隊看起來勢不可擋,玩家們的心態自然也就跟秦義一樣,不知不覺地就膨脹了。

但在加入“擬真元素”之後,小兵們突然有了自己的思想,很多時候會違抗命令、做出一些讓人很生氣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