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晉又太元中

所謂深耕,指的是對晉第十八世界的周邊世界反復耕耘,盡可能挖掘出更多的信力貢獻。

這個世界以及周邊世界的最大缺點是人口太少,但對於去過一次的顧佐來說,卻有著另外一個顯著優勢:獲取信力的套路已經玩熟了,反復去刷就是了,可以節省大量時間和精力。

因此,顧佐很快便將目標鎖定在晉第十七世界,只貓在水伯元君洞府中準備了一個月後,便啟程出發了。

降臨之後,望著下方有些熟悉的山川,呼吸著有些熟悉的空氣,顧佐哈哈大笑:“晉第十七世界,我來了!”

……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南陽名士劉雅於書房中津津有味的讀著一封書信,面前的兩碗春面只吃了一碗便被他忘了,全副身心沉浸在信中描述的故事裏。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吾亦盼之。”

讀罷,劉雅掩卷嘆息,心緒久久不平,起身轉了幾圈,攤開紙筆匆匆回信,詢問真假。

將信交給仆役,令其送往柴桑後,劉雅坐回桌邊,忽然撓了撓頭:“怎麽會有兩碗面?我以前就吃的兩碗麽?不記得了……”

等待幾日,仆役未歸,他幹脆不在家幹等了,來到潯陽江邊,取出茶杯法器,化作小舟,直趨柴桑。

到了好友陶淵明隱居的南山之下,劉雅卻沒有看見陶淵明,問童子,童子回道:“子驥先生,太守邀我家先生前往武陵源,已去多日。臨別時先生囑咐,若子驥先生到了,請往武陵源。”

劉雅大喜,連忙趕往武陵,到了地頭,於溪邊見到一位漁人釣魚,劉雅在旁邊看了多時,終於忍不住上前搭話:“敢問可是發現桃花源頭的漁翁?”

那漁翁道:“莫不是又來尋訪桃花源的?”

劉雅忙道:“正是,可否請示路徑?”

那漁翁道:“貴客不問我這魚竿就要進山麽?”

劉雅愕然:“魚竿怎麽了?”

漁翁道:“桃花源裏有位仙姑借我此物釣魚,說是若有人詢問魚竿,便可帶路進山,貴客您不問,我是不好帶路的。”

劉雅忙道:“問問問,敢問這魚竿……有何奇處?”

漁翁道:“承惠,三十文。”

劉雅無語,只得掏錢,那漁翁才開始解說魚竿的妙處,什麽魚線如何神奇,什麽但凡下鉤,片刻就是一尾,每天收獲個百八十斤不成問題,又是什麽家裏也起了三間瓦房之類,叨叨個沒完。

好在最後掏出點幹貨,告訴劉雅,說是山中別有一方天地,村中有百十戶人家,不愁吃穿,這些人不知秦漢、無論魏晉。村中有位仙姑,自稱白虎神君弟子,護佑村寨,法力無邊雲雲,令劉雅對山中的景象多了幾分期待。

直到此刻,漁人才說完,又非拉著劉雅進村去看白虎神君廟,說是進山必看的景點,不看不給帶路。

劉雅無奈,只得從了。臨走時,那漁人沖旁邊樹下招手,那邊又出來一位,接了漁人遞過去的草帽和魚竿,漁人道:“三伢子,你先守著,我帶客人進村。”

三伢子戴上草帽,接過魚竿往水裏垂下,眼神卻瞄著下遊旅人來處,滿臉期待。

劉雅去了村裏的白虎神君廟,按照漁人的指點,高價請了三柱高香敬拜神像,這才終於坐上了入山的小舟——理所當然又交了十文船錢。

劉雅問:“你這麽收錢,就不怕白虎神君生氣麽?”

漁翁笑道:“丁仙姑說了,但凡願意入山學道的,沒人在乎這點小錢,在乎這點小錢的,那就是沒有仙緣。”

劉雅頓時笑了:“言之有理。”

漁人操舟上行,漸入山中幽深處。舟行多時,山林更密,天色漸暗,劉雅忽然指著溪邊一棵桃樹道:“便是這桃樹麽?花開得極為茂盛啊。”

漁人道:“客人也聽說了?那裏就是這番光景,美不勝收……”

船行片刻,劉雅指著岸邊:“這裏又有桃樹……”

漁人加快了行舟之速:“是啊,越來越多,快到了!”

桃樹愈多、桃花愈盛,就連劉雅也緊張了:“山洞呢?”

話音剛落,前方拐角處便出現了一個山洞,洞中隱隱透出光亮。

劉雅隨漁人棄舟登岸,入洞前行,不到百步,眼前豁然開朗,滿山桃樹之下,炊煙裊裊、雞犬相聞,好一派安靜祥和的田園風光。

還在贊嘆時,陶淵明如風一般卷到,拉著他往裏走:“子驥來了,快隨我去拜師。”

劉雅問:“是丁仙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