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這代人呀(16)(第2/2頁)

四爺這才過來,把杯子遞給邱老,“這就走吧,時間快到了。”

戀戀不舍呀!

“都是你寫的?”

“不全是!”四爺指了指邊上的簪花小楷,“那是小林同學寫的。”

喲!剛才還沒發現,這一手簪花小楷,頗有衛夫人之風。只是比之,更顯筋骨。細看,還是有些不同。

邱老這才看林雨桐,“我的學生?”

“是!”林雨桐有點不好意思,“今年剛畢業的,大專班的。”

“電視台對學歷要求不低呀。”

“我自考完了漢語言文學。”

哦!那就難怪了。

“不喜歡歷史?”

“不是!”我的歷史知識是不怕考的,“主要是家境不好,家裏還有弟弟在念書,先選擇工作。書可以慢慢看,慢慢的提升自己也行。”

那個年代的人對這種顧家的人很能理解,都點了點。擡眼一看,書架上的書分兩部分,一部分全是法律書籍,一部分全是編劇類文學類包括播音和配音一類的書籍。

因著趕時間,沒多耽擱。四爺陪著倆老人走了,林雨桐這才拉上簾子,然後想著,明天得去那種工藝品市場,淘換一個青花瓷小卷缸,放在角落。還得再找個地方買個裝裱的東西回來,四爺這字畫最好是裝裱起來卷成軸放起來,好歹像那麽一碼事。

果然,家裏的客人就多了起來。

邱老不僅帶小區裏的老同事過來,應該是還喊了別人來看。竟然還有人要出錢買,四爺當然不賣,喜歡我給您寫一副,裝裱起來給您送過去。

哎呀!寫就行了,裝裱可不用。這玩意裝裱起來可不容易。正兒八經的手藝活!

“這有什麽難的!”四爺指了指,“都是自己裝裱的。”

還會裝裱呢?

會呀!有什麽想裝裱的您喊我呀,我給您裝裱了再給您送家去。

現在學這個的可不多了,怎麽想著學這個?

“家貧,家裏哥哥讀研,弟弟才大二,這裏打工那裏打工的,學的手藝多了!”

那應該是挺多的。之前還以為這小林的家寒,找了小金這個家裏還可以的,要不然不能剛畢業了就自己買房。鬧了半天事家寒的碰上了個家更寒的,這得學多少東西,才能攢下這麽些錢來。

這樣來來去去的,很快的,自家就融入到小區這個氛圍裏了。一個帶著一個的認識,大家認識了他們,他們也逐漸的認識了更多人。

這就是單位上的老小區和後來的新社區的差別了。

認識這些人四爺的業余生活變忙了,這個叫下棋,那個叫一起去看書畫展覽。再加上四爺有車,別管啥樣的車,出門好歹方便呀。或是去誰家看看誰的藏品,到哪裏去看看古董,好家夥,一到周末,拉著老頭們就竄了。

林雨桐也不管,難得找到有話說,還能玩到一起的人。真的,叫四爺跟一群小毛孩子在一塊該說啥呢?你說你女朋友,他說他前女友,沒那個耐性的。

可她怎麽也想到,四爺的這種交際,先給她帶來了一個機會。

這天配音才出來,正跟組長商量下一周的時間安排。有個配音的有事請假了,這驟然間她的工作量就上來了。對方的意思是協調一下時間。兩人就站在過道上說話呢,就聽見一邊電梯叮咚一響,人就不由自主的要朝那邊瞟一眼,結果一瞧,這個人林雨桐還真認識。之前跟著邱老上家裏去,看過兩人的字畫。

“方館長。”林雨桐趕緊迎過去,“您是要辦什麽事嗎?”

這位方館長是博物館的一位副館長,一瞧是林雨桐,“小林呀!”他想起來了,“你在這裏上班!上次說過,你瞧我這腦子。”

方館長是來找人的,跑錯了樓。林雨桐帶著過去了一趟,她轉臉就把這事給忘了。結果忙了一周之後,才說能歇兩天了,結果組長又打電話,“小林呀,你明兒還得來一趟,有事。”

也沒說什麽事。

結果去了才知道:電視台新上一個欄目,叫《民間收藏》,是個鑒寶類節目。節目需要提前對一些藏品的情況介紹做錄音。方館長是節目組請的嘉賓,人家順手推薦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