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新作物

‘花傘’上這些人的庚辰年寫的清清楚楚, 他可一點沒說謊。

康熙微笑著捋了捋胡須,李德全會意把傘接過來遞給皇上。康熙打開,上面的字跡一看就知道是胤禎書寫的, 偶有幾行不認識的應該就是生辰的主人自己書寫。

說真的,看到弘皙和老九的禮物時, 他就對十四有期待, 十四果然也沒讓他失望。

康熙是有給他們仨算過行程進度的, 看上面的地址就知道他們的行程多匆忙,不用想三人是利用休息時間準備的禮物。

仔細回想另外兩人禮物上留的地址就能發現是十四先想起來的這個主意, 之後被老九發現, 老九跟著學的,最後才是弘皙。

他並不是怪弘皙沒想著他, 弘皙年歲小, 又忙著趕路肯定很累, 他走之前可是提前送了禮物的,想不起也無妨。

心裏本就對十四滿意, 此時看到禮物更加得意覺得自己看人的眼光好, 當然他其他兒子也不錯的(老八除外, 自從得知良貴人的事兒,他就沒把老八當自己兒子)。

把傘仔細的收好,康熙和顏悅色, “還有嗎?”弘昛手裏還那個一個厚厚的書冊,難不成是給他寫的字?

“有,”擡頭示意弘昛上前, “阿瑪說汗瑪法一直重視民生疾苦,常常為百姓吃穿發愁。他了不少農事古籍,又拜托九叔弄來些番邦作物, 這是這幾年阿瑪研究出來的糧種能代替小麥、水稻的農作物。”

弘昛恭恭敬敬的把書冊呈上去,他身後跟著布耶楚克,小丫頭的手裏拿著兩個布袋子,小小的布袋子裏裝著紅薯和玉米。

農作物?

康熙驚的直接站了起來,他揮開李德全親自從弘昛的手上把書冊拿過來。書冊上文字清秀一看就是出自女子之手。

“額娘心疼阿瑪日以繼夜的研究,在阿瑪外出的那些年她接替了阿瑪的工作,去年研究初見成果。一畝地紅薯可產三百至八百斤。玉米略次些最高未過五百。”

弘暄沒說為了測試這個產量,他額娘這兩年買了不少的土地,荒地、下等田、中等田,就說剛開墾出來的荒地紅薯都能達到二三百斤。

“紅薯不挑地方,像沙地種出來的紅薯味道最好,產量也高。”

弘暄的話說完,大阿哥請來的那六十個老人中有人顫顫巍巍的上前,“皇上,那,那什麽紅薯真有這位阿哥說的能出這麽多?”這六十個人是實打實的平民百姓,這一點大阿哥沒說謊。此時聽說有沙地都能出產三百多斤的作物,他們哪裏還坐得住。

大阿哥教導的那些規矩禮儀早就被他們拋到腦後了,他們眼裏只有那紅薯。

康熙沒種過回答不了,因此看向弘暄。

弘暄溫和的笑笑:“那當然,老丈若是不信,可以親自試種,紅薯耐旱,冬季比較容易儲存,我個人認為很適合推廣種植。我們府上去年五頃的黑土地全部種植了紅薯,一畝地產出為一千二百斤。”

“聽說百姓大部分都是下等田,下等田產量肯定沒有黑土地高,只要勤快,出產個三四百斤也是沒有問題的。在一個,這紅薯葉子和莖也能吃,不論是放點白面蒸一蒸還是炒著當菜都可以。”

“就好比這時節青黃不接,吃點紅薯葉子也挺好。當然也要注意這個度,可不能把葉子都吃光了,那樣無異於殺雞取卵。”最後一句他玩笑著說。

聽到這話,心情忐忑的老者也跟著笑了,他還以為貴人都比較兇的,沒想到這個小阿哥還跟他們開玩笑。“那是當年,說起別的我們可能不行,論種地那是行家。小老兒今年六十,打從我有記憶起就在地裏刨食。”

說起自己賴以生存的技能,老人家也不緊張了,對土地這些他真的是張口就來。

那邊康熙也看完了書冊,他神情非常激動,深吸了好幾口氣才能讓自己平靜下來。

“弘暄,你府上如今還有多少紅薯和這個玉米。”

“汗瑪法,去年的產出除了自家食用,我們一點都沒賣。額娘說我們講的再好也不如讓汗瑪法親自實驗實驗,阿瑪也是這個意思。除了江南富庶之地,大清大部分的子民都難以解決溫飽,倘若這個紅薯跟玉米果真如此,那過不幾年咱們大清就能實現真正的國泰民安。”

他咬重真正兩個字,惹的康熙都擡頭看向他。

如今的大臣上折子歌功頌德說他多英明,大清國泰民安,其實他心裏別誰都清楚,大清真正富的不是老百姓,是地主和那些商人,還有貪官汙吏。老百姓依舊在過著窮苦的日子。

看得出來汗瑪法有些意動,弘暄從布耶楚克手裏拿過兩個布袋子,“汗瑪法您看,這個就是紅薯,紅薯的做法有人多,煮粥的時候放一些進去很甜,冬天放在火盆烤著吃也很好吃。”

“這個是玉米,現在老了可以磨碎喝粥,嫩的時候煮著吃也不錯。玉米粥抗餓,孫兒試驗過,同樣的一碗粥,玉米粥能多抗半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