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拂袖而去(第6/7頁)

秦鳳儀臉色微黯:“我原也這樣想,只是,嶽父愛女心切,依舊不肯答應。”把景川侯開的兩個條件說了。別看秦鳳儀生得好,便是京城的姑娘們,也對他美貌十分推崇,但秦鳳儀這相貌,一看便是個不大會念書的,再看他這一雙美玉般的手,更不似會武功的。

饒是程尚書也不禁道:“景川侯這事,可是不易。”問秦鳳儀,“你打算怎麽做?要是需要我幫忙,只管說就是。”

“倘是別個事,不論我爹還是程叔叔你,都能幫我。唯獨這事,得靠我自己。”便把來意說了,秦鳳儀道,“我準備回鄉念書,但嶽父說的兩個條件,我想請你和酈悠酈叔叔做個見證。不然,我前腳走了,他後腳把阿鏡給嫁了,我哭都找不著地方。”

程尚書笑道:“這你放心,我雖與景川侯來往不多,但景川侯一向重諾,他的話,不會反悔的。”

秦鳳儀道:“這也不是我不信嶽父,程叔叔你不曉得,阿鏡家,現在是後娘當家。她那後娘,很看不上我。我想把事做在明處,也算我小人之心吧。反正我年紀不大,小就小吧。”

程尚書有心糾正,此“小人”不是彼“小人”啊。唉,就秦鳳儀這文化水準,還打算考春闈,程尚書十分憂心。不過,景川侯定下四年為期,四年後,他那閨女也十九了。這樣的老女,只要一意癡情阿鳳,怕李家也只有把閨女嫁給阿鳳了。

這麽想著,程尚書一口應下此事:“成,我便與你做個見證!”

秦鳳儀歡天喜地地謝過程尚書,程尚書留他在家吃飯,程夫人還是程尚書原本鄉下娶的原配,為人十分賢惠,二人膝下有一子,較秦鳳儀小兩歲,是個極斯文的少年。

程夫人待秦鳳儀十分親近,笑道:“你程叔叔倆月前就念叨你,有一回在外頭見著你,回來還與我說你如何俊來著。你可是比他說的更俊。”

秦鳳儀十分慚愧,道:“原早該過來給叔叔嬸嬸請安的。”

“你這也是有緣故的嘛。”程尚書笑道,“我頭一回見你是在兵部衙門口,那天過去瞧你的那些姑娘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落衙大家都要回家,結果,路堵死了,誰都走不了。滿街的姑娘,又不能派兵驅散,你指揮著,那些姑娘才讓出路來。你不曉得,那回的事,景川侯可是受了禮部尚書和左都禦史好幾遭的埋怨,讓他管一管自家女婿。景川侯那些天,臉黑的跟什麽似的。”

秦鳳儀笑道:“我嶽父那人,就那樣,成天黑著個臉。其實,他心地不錯,就是愛嚇唬人。先時我還挺怕他的,後來就不怕了。他棋下得極好,我與他下棋,還從沒贏過。”

“豈止是極好,景川侯的棋力,在京城都有名。”程尚書笑道,“他能與你下棋,可見心裏還是喜歡你的。”又道,“一會兒吃完飯,咱們爺倆下一盤。”

“成!”

請過程尚書後,秦鳳儀又親自去請了酈悠,他一向是先到酈老夫人屋裏請安的,酈老夫人又一向很喜歡他。自秦鳳儀搬到景川侯府後,在這“一向喜歡”裏便更加多了幾分格外喜歡,問秦鳳儀過來可是尋酈三叔有事。秦鳳儀便照實說了:“眼下我便要回鄉念書,先準備明年的秀才。我與嶽父既立此盟約,還需有人見證。我在京城認識的人有限,想著,請酈三叔幫我做個見證。”

酈家雖有些吃驚,但想想眼下秦鳳儀的身份,景川侯一向高傲,定下讓秦鳳儀先有功名再許親的約定,倒也正常,酈老夫人就替酈悠應下了。

之後,便有了程尚書與酈悠的景川侯府之行。

秦鳳儀將此事辦妥,便真正準備回鄉事宜了。

景川侯府給他定的大船,讓他與南下運軍糧的大船一並走,路上安全。秦鳳儀十分舍不得阿鏡妹妹,臨走前哭了好幾場,李鏡本不是個愛流淚的,秦鳳儀一哭也心下傷感起來。

李釗看他倆這樣,心下覺著十分好笑,勸道:“行了,眼下已進八月,明年轉眼就到,不就能見著了。”

秦鳳儀寫了整整半箱的信給李鏡,拉著阿鏡妹妹的手道:“我這一走,明年才能過來。這些信是我連夜寫的,阿鏡你慢慢看,待我回了揚州就給你寫信,咱們人雖不在一處,心卻是在一起的。”

李鏡把打好結子的鴛鴦佩中的鴦佩悄悄塞給了秦鳳儀。秦鳳儀走前,還設宴請了一回自己在京城認識的朋友。如此,方乘船南下,就此回了揚州城。

李鏡在碼頭佇立良久,李釗道:“咱們回吧。”

李鏡嘆道:“以往只覺著與阿鳳哥在一處,每天都是開開心心的。今他這剛走,我這心裏便牽掛起來。真是古人說的,相思無限極了。”大船已然遠去,那船上一直朝她揮手的人再也望不見了,李鏡望一時滾滾而去的秋水,與兄長登車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