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年少舊事(第5/23頁)

把老王爺服侍到宮裏去給大公主保胎,秦鳳儀又轉向了壽王府。

壽王府是秦鳳儀夫妻二人一道去的。

李鏡自小在太後宮裏長大,與皇家宗室中人都是熟的。秦鳳儀去宗人府找愉老親王說情時,李鏡就去了愉親王府給愉親王妃請安。

愉親王妃也是一把年紀,因膝下無兒女,待她們這些小女孩兒素來是極好的。李鏡雖則自宮裏出來後見愉親王妃便少了,但只要有機會,都會同祖母或者是繼母過來的。愉親王妃這把年紀,見過的事多了,李鏡一過來,她就猜著了些。雖則沒把握把大公主這事給平了,但幫著說幾句話,愉親王妃還是願意的。

近中午時,下人過來說叫廚下加道獅子頭,愉親王妃還說呢:“王爺並不好淮揚菜,如何叫做揚州的獅子頭?”

能到王妃這兒來回話的,也是管事一級的,管事十分機靈道:“王爺留秦探花用午飯,說秦探花愛吃獅子頭,叫家裏加一道。”

愉親王妃看了李鏡一眼,笑道:“知道了。告訴廚下,再加幾樣淮揚小菜,一並送去。”管事下去吩咐,李鏡笑:“我跟相公就似沒頭的蒼蠅一般,實在不知求誰了。就想著,您老人家與老親王一向是慈愛的,我過來給您請安,他去了宗人府,一則是給老親王請安,二則也是想問一問張將軍如今的居處。”

愉親王妃悄與李鏡道:“那個膽大包天的小子並不在宗人府。”“便是不在也無妨,倒叫相公白賺老王爺一頓午飯。”

愉親王妃笑道:“你我是常見的,倒是秦探花見得不多。都說他是有一無二的好相貌,只是我沒見過。”

李鏡笑:“我過來還能說是請安,沒您的允準,不好貿然帶他來。既然您老不棄,明兒我就帶他過來,給您請安。”

愉親王妃笑道:“好啊!我也想見見,能叫你等四年的探花郎,到底生得何等容貌。”李鏡笑:“要論相貌,相公要論第二,無人可論第一。”

愉親王妃聽得都心癢癢了,叮囑李鏡:“明兒可一定帶他過來,叫我瞧瞧。”李鏡連忙應了。

用過午飯,李鏡辭了愉親王妃。夫妻倆一並往壽王府去,卻未能見到壽王殿下,壽王在戶部當差,不過李鏡見到了壽王妃。聽了李鏡這樣的托請,壽王妃道:“雖則大公主有過失,但也不是死罪。只是現下兩宮正在氣頭上,貿然提及此事,便是叫兩宮不悅。我看情形吧,要是什麽時候太後娘娘高興,我問一問。唉,大公主委實糊塗,只是又不能看她這樣不管。唉,她這事,要如何是好呢?”

李鏡輕聲道:“現下看,與駙馬是斷然再過不下去的。”壽王妃嘆口氣。

故而,壽王妃這裏雖未直接應承,起碼也不是壞消息。

壽王晚上回來,壽王妃還與他說了秦鳳儀、李鏡夫妻過來的事,壽王道:“真是丟人現眼,我出去都不好見人!大公主糊塗,大駙馬也是個窩囊廢,怎麽連個媳婦兒都籠絡不住!”

壽王妃道:“阿鏡倒真是個有情有義的,不枉與大公主一道長大。”“既是自幼便好,怎麽大公主就沒跟她學些降伏男人的本領,我聽說,秦探花很聽她的話呢。”

“別說,還真是。”壽王妃笑,“秦探花生得可真好,這孩子,我以前沒見過,總聽人說相貌多麽出眾,我一直覺得讓人們說得誇大了些,這真真正正一見面,還真不是外頭人誇大,當真是生得極好的。”

“那是。”壽王道,“你想想,陛下是何等見識之人,當年殿試時一面之緣,便將他破格提到了探花。他非但長得好,做官、做人都不差,陛下也很看重他。”

“的確是個出眾的孩子。”壽王妃道,“不是說他與大皇子關系不錯嗎,怎麽不去求大皇子?”

“你這話說的,誰會與大皇子關系差啊!”壽王道,“說來也是奇怪,去歲閱兵的差事,聽說秦探花跟著大皇子跑前跑後的,很是用心。但自閱兵後,兩人反不似從前了。”

壽王忽然想起一事,悄與壽王妃道:“有件事,知道的人不多,我說與你,你莫往外說去。”

“什麽事?”

“這算是去歲的事了。你也知道,年底大皇子都會賜親近的人以對聯、桃符、荷包一類,這也是咱們皇家以示親近的意思。凡是收到這些賞賜的,自然要獻上年禮的。大皇子賜了秦探花一份,你猜秦探花怎麽著?”

“快說吧,怎麽還賣起關子來!”

壽王似是想笑,與妻子道:“秦探花自己寫了副對子、一對桃符、一對荷包回了大皇子。”

壽王妃目瞪口呆:“天哪,秦探花不會是不懂吧?”“他不懂,景川侯家閨女自小在宮裏長大,能不懂?”壽王道。“這事你怎麽知道的?”“偶爾聽人念叨過一句,知道這事的人不多。你莫往外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