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親王莫測(第5/9頁)

二人道:“自然是好的。”“你們現在說好,並不知它好在何處。”秦鳳儀道,“待本王建好,巡撫等一應衙門自然也會遷過去。屆時,新城所在,便是南夷的心臟所在。本王早在去歲就禁止番縣土地買賣,這一片坊市與平民區,地都是本王的,將來建的宅子、市坊的店鋪,自然也都是本王的。依你們看,這些宅子、市坊可賣得出去?”

二人心下一動。不要說新城,如今就是南夷城的房價都不知翻了幾番了,二人道:“殿下是要建了宅子來賣?”

“這可真是廢話,不建宅子,難道幹賣地?那能有什麽收成?”秦鳳儀微微一笑,“本王要建新城,世人皆以為本王在說笑,你們一定也奇怪本王建新城銀子從哪兒來。今日,本王便告訴你們,新城的銀子,還是自新城而來!”

兩家大佬辭別親王殿下時,腳下幾是有些不穩。何老東家請康老東家去自家坐坐,康老東家自然明白其意。

做銀號的沒有窮的,何家這所宅子雖則是剛收拾的,也有幾處景致可賞。何老東家此時卻沒有賞景的心,請康老東家到書房坐了,道:“殿下手段,當真是神鬼莫測啊。”這種建一座新城賣房子的主意,真是尋常人想不出來的。大家都習慣了不是買地就是買人家的宅子,從沒有這種建大批新房只為買賣的事。

康老東家道:“殿下手段倒是好,只是南夷自來窮苦,這宅子能賣出價錢來嗎?”手段自是不凡,康老東家也承認這位殿下很有想法,但這件事的關鍵就是,能這麽幹的,你得是地方富庶,人來人往的多,商事發達,要不就是貴人多。前者比如揚州,揚州的宅子就一直很貴;後者如京城,京城居,大不易,這不易之中,便有房價高的緣故。

何老東家沉默半晌,低聲道:“如果殿下一直進行海事交易,何愁新城不富?”

康老東家細細地抽了口氣,看向這位老友,見何老東家一雙老眼目光灼灼,康老東家道:“是啊,我聽說三四月間番縣碼頭上晝夜不停。倘殿下一直有海貿之事,非但對整個番縣,便是整個南夷,都要財源滾滾了,更何況我等銀號。”

康老東家問:“何兄,依你說,殿下會繼續進行海貿之事,可準嗎?”

“倘殿下無此意,今春那幾十萬兩銀子,如何會存到我們兩家銀號?”何老東家道,“幾十萬兩的數目可不算少,殿下又不是要遠行,倘是要遠行,我相信殿下為了省事便宜會把銀子存我們銀號,兌了銀票方便攜帶。可殿下如今就在巡撫府,銀子擱巡撫府不也一樣,不費什麽事。但殿下存到了我們兩家銀號,那意思,不問可知啊。”這幾十萬兩銀子,怕就是要安他們的心哪。

兩人都是商場上的老前輩,更是有決斷之人,他們先時雖與秦鳳儀不熟,但這些天沒少過去請安,彼此說起話來,秦鳳儀對他們有所了解,他們對親王殿下的性情也是知曉一二。康老東家道:“既如此,我等莫再猶豫,我看,殿下要建新城,可這宅子,必然得建好後才能賣的,先期銀錢投入不在少數。殿下曾問過我們銀號大筆銀錢投入之事,依我所說,不如我們便包下市坊那一塊。土地是殿下的,自然要按紅利孝敬殿下。”

何老東家道:“依你看,這一筆銀子多少為好?”

康老東家道:“我觀殿下行事,便是建新城,亦不會征調民夫,必然全部是把工程交與商賈。坊市那一片不小,連帶地上排水、地上路面,還有各項成本,必然在一百萬到一百五十萬之間。”

“單坊市那裏,是不是太少了?”何老東家道,“你想啊,南夷城這樣的宅子,現在都要一千兩起了。官宅那一塊兒自是不提,便是民宅,可是有不少好地段的。”

康老東家笑道:“殿下為人精明,那幾家巴結殿下巴結得緊,何況淮、浙兩家與殿下交情不凡,閩地海商亦是對新城的差事垂涎三尺啊。”

“海商不過是剛吃了三天飽飯,就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他們所來,想是從新城牽線,待海貿時搭橋啊。”何老東家笑,“倒是如康兄所言,淮、浙兩家所謀甚大,他們怕是不只盯著新城,也如閩地那些海商般,想在海貿中分一杯羹。”

何老東家說著話,與康老東家道:“這事宜早不宜遲,我這裏能出三百萬兩。”康老東家眉毛一跳:“何兄這般看好殿下的新城?”

何老東家道:“不瞞康兄,我這些天沒少思量殿下所行之事。這可是位有大才的殿下啊。先不說自北向南,只看他一路上收留饑民的仁義。南夷這裏我年輕時來過,我們晉中,最愛南邊兒這些果脯子。我當年來的時候,是想在這裏做些生意,可這水路尚好,總有船可坐,而官道委實難行,後來來了兩趟我便也不來了。如今殿下先修路,便是大明智之舉。要擱別人修路,必然是征調民夫,一天管兩頓飽飯,便是仁義了。可殿下不是,殿下拿出銀子,讓咱們商賈承包了工程,而且肯先付兩成銀款。那些先時還有些猶豫的商家,見著銀子,哪個心裏不踏實?整件事,我想了又想。你看,殿下不征調民夫,可商賈還是要雇當地百姓,這一雇每天便是要付錢的。再沒本事的百姓,只要肯幹,肯去修路、修碼頭,每天就會有幾十文的收入。當地百姓還不夠使,便有商賈去外地招人,兩湖、廣西的商賈,多有回去從老家帶了匠人過來的。這麽一來,南夷不知多出多少人去。就是咱們來的路上,那叫一個熱鬧,連淮揚的漕商都過來建船走水運生意了。人一多,各行都能興旺起來。還有些婦人,在做些飯團吃食,就往人多的地方叫賣。這南夷本地百姓,不管種瓜種菜的,現在都好賣。就是咱們銀號,原本我想著,他們過來,無非開個分號罷了,但殿下一應結算,都自咱們銀號走,這對咱們又是多大的利端!這才幾條路十幾個碼頭,就盤活了半個南夷,更不必提兩湖的糧商,他們現在與殿下的養父好得跟什麽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