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傲骨何在(第6/12頁)

景安帝在先時不曉得秦鳳儀的身世,他喜歡秦鳳儀,便是喜歡秦鳳儀長得好、聰明、敢做事、能做事,而且縱彼時秦鳳儀還有些年輕人的浮躁,但其行事章程已經很有模樣了。景安帝以前年輕時候是喜歡跟得上自己步子的臣子,自從上了些年紀,就很喜歡這種做事入他眼的年輕臣子了。所以,如果秦鳳儀只是長得好,景安帝便是看中他的相貌,也無非多看兩眼,不會連宗室改制之事都令秦鳳儀參與。景安帝不是那樣公私不分之人,他是真的很喜歡秦鳳儀這樣有本事的孩子。待知道秦鳳儀的身世後,就更喜歡了。

倘若秦鳳儀現下仍是揚州城的紈絝,縱是曉得秦鳳儀的身世,景安帝估計也不會有別個反應。

可如今不同了,誰沒虛榮心啊?帝王的虛榮心尤其強烈。

景安帝縱是壓制著對秦鳳儀的滿意,但秦鳳儀的成績,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到啊。

唯一讓景安帝有些難辦的,就是與秦鳳儀的感情問題了。

要別個人,皇家都是講究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到秦鳳儀這裏就不靈了。偏生人有賤相,倘若換個人如秦鳳儀這般,景安帝得說不識擡舉了。但到秦鳳儀這裏便不是這般了,景安帝認為,秦鳳儀生就重情義,也是一時受了刺激,才這樣犟著的。

不過秦鳳儀能犟著,但景安帝還是要找個能跟秦鳳儀正常溝通的法子。

如今,法子景安帝算是找到了,那就是:與秦鳳儀談公務。

一談公務,秦鳳儀就變正常人了。而且聽聽這小子多精啊,這次借著獻俘還京,居然還打著開榷場的主意!

但依秦鳳儀在商事上的才幹,景安帝相信,這榷場定能辦得有聲有色。不說別個,就是織造局,頭一年剛建的時候,沒什麽紅利,景安帝是明白的,但第二年便很有模樣了。景安帝又問了秦鳳儀織造局的事,秦鳳儀道:“現下辦了兩個,一個在南夷城,一個在鳳凰城。陛下不曉得,我們那裏的百姓,吃苦耐勞是真的,人也很聰明,就是這些年路不好走,文教亦是不興。別提了,別個地方,哪裏沒個“地頭蛇”啊?就南夷城,我新去的時候,還想著在當地選些有才子弟入府呢,結果當地推崇的盡是些長得好的,會些琴棋書畫的,我又不是去花樓吃花酒,也不用這種啊。後來還是考試選拔,才選了些實幹的。其實,並不是當地人不肯吃苦勞作,地方窮,一則是百姓們多沒知識;二則,眼界太窄。還有許多村落信奉些巫醫。就是桑蠶之事,懂紡織的,也只是些尋常技藝,更甭提江南那各種花樣了,一概不懂。一些江南的尋常技藝,各地有派婦人到織造局去學,但織造局頂尖的技藝,自然是不能傳出去的。我與她們也說了,幾個婦人,學回去若單打獨鬥,有什麽意思?既然學了,就回去開個作坊,也能興旺一方百姓。織造局那邊也不讓他們白教,三年裏每年要給織造局三成紅利。那些教授技術的織工,人人有份兒。”

景安帝提醒秦鳳儀道:“你那裏既要開榷場,這些技術上的事,要留心。那些個小國,一向向往我朝技藝。對自己的百姓,授予他們桑蠶之術,是對的。國外之民,不幹咱們的事。何況他們學會了,還有你榷場什麽事呢。”

秦鳳儀點頭:“我聽說戶部那裏有北安關榷場的各項條例,我們南夷頭一回開榷場,也沒經驗,很是想跟戶部請教學習一二。”

景安帝一樂:“你只管過去就是。”

與秦鳳儀說了些南夷州之事,便到了午膳的時間,景安帝命人傳膳。給景川侯便一並賜膳了,秦鳳儀把大美交給嬤嬤抱去喂奶,大陽卻是留下與景安帝同席。

景安帝這裏用膳,向來不是一張八仙桌大家團團坐,而是一人一案,分案而食的。秦鳳儀見他桌上都是以往自己愛吃的淮揚菜,也沒說什麽。倒是大陽吃得很歡實,大陽因是他爹的兒子,秦鳳儀一向偏愛淮揚菜,李鏡卻是偏愛北方口味兒,大陽在他爹娘的影響下就是,不挑食,除了蔬菜,啥都愛吃,而且吃相極佳,那種鼓著腮幫子一副香甜的小模樣,真是人見人愛。

景安帝見著大胖孫子這般會吃東西,心下大是喜愛,誇贊秦鳳儀道:“大陽養得很是不錯!”

秦鳳儀心說:這可真是廢話,我親兒子,難道我會養不好嗎?

除了魚肉要嬤嬤給挑刺外,大陽根本不用人喂,都是自己吃喝,他一面吃一面還舔著油嘴說著:“祖父,你這裏的飯真好吃。”

景安帝拿帕子給他擦擦嘴角,笑:“晚上還跟著祖父吃,如何?”“好!”大陽張嘴就應下了。

秦鳳儀心下那個恨哪,心說:兒子,以往爹也沒餓著過你啊,你咋能被一餐飯收買啊!哎喲,你個不爭氣的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