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發兵桂地(第6/11頁)

只是他遇到了一座牢固無比的新城。

城中守軍其實不大好,留下的不能說是老弱病殘吧,也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兵士了,這也正常,因為要西征,帶走的自然是精銳,留守的自然多是些老兵。好在秦鳳儀當政後,對兵士進行了規定,四十以上的早令退役了,現下的兵卒,都是四十以下的。故而便是留下的,雖則年紀大些,倒也不至於老邁。

原本章顏、方悅都想著,城中沒有大將,事實上,最高軍職是千戶,連個副將都沒有,他倆都想著,實在不成,他倆就上了。結果是李鏡自己來的。

李鏡也沒打過仗,也不過紙上談兵罷了,可話說回來,誰第一次打仗不是紙上談兵啊。李鏡先召來諸將,聽他們說一說如何守城。李鏡雖是紙上談兵,卻是個聰明人,她沒幹過守城的差事,但自這些宿將說的方法裏選一個合適的總歸是不成問題的。

而且李鏡之驍勇,簡直令人驚掉下巴,她立於城墻上,挽強弓,九箭連珠,無一箭落空。章顏心下咂舌,暗道:都說殿下懼內,先時還不大信,看王妃這一身的功夫,說不得確有其事啊!便是城中擔心的商賈們,被請到城墻見識過王妃這一手超絕箭術,也都回家該幹嗎幹嗎了。

戰事有李鏡接手,章顏、方悅只管操心後勤與城內安穩,先時還只是防守。待得幾日,李鏡把防守的這些個門道都摸清後,還偶爾令將士主動出城應戰,殺他個來回。若不是章顏、方悅死命攔著,李鏡都想換上鎧甲,親自下場廝殺一回。這兩人是決計不肯讓她涉險的,方悅都說了:“你幹脆先把我倆殺了,不然,萬萬不能的!”

李鏡也知自己身份不同,倘她真的出戰,怕是山蠻拼了性命也要將她留下的。

李鏡便在城上,還把童子軍們拉出來歷練了一回,讓他們也與兵士們輪換著守城。

不得不說,山蠻們的運氣真的不大好。

鳳凰城因是新蓋的,建城時秦鳳儀就特別注意城池質量,故而結實得很,實不是一時半會兒能砸開口子的。本身攻城便比守城要難數倍,何況城中守軍比他們想象中要多。原本山蠻認為,頂天留下五千守軍,可實際上正規軍便有六千,還有一千五百余名童子軍與八百名州府輔兵。這些輔兵暫且用不到守城,他們平日裏要維持城中秩序,但正規軍與童子軍們加起來,已有七千余人。七千守兵對萬把山蠻兵,再加上城池堅固,也就是李鏡想用此戰磨一磨童子軍,不然,這一戰會結束得更早。就是這樣拖著,也不過打了二十天。

待外頭山蠻退兵,李鏡留下一千守兵,余者全部出城,追擊山蠻殘部。

待仗打完了,李鏡方令人送信給秦鳳儀,讓他不要擔心。

秦鳳儀聽過侍衛的回稟,又看過他媳婦兒親筆寫的信,以及章巡撫、方悅的聯名奏章,一顆心才算安定,喜笑顏開地對諸將道:“白叫我提心吊膽好些天,王妃竟把城守得這麽好。”

諸人亦是大喜,趙長史贊道:“王妃真是將門虎女啊。”馮、潘二位將軍亦道:“不愧將門出身。”

土人就比較實在,阿金因與李釗共事時間長了,說話便隨意了幾分,道:“李大人,你家都是姑娘習武,男兒習文嗎?”不得不說,這是所有土人族長心中的疑團啊。李大人當然也很好啦,但是不懂武功,原本也不奇怪,漢人是有很多男人不懂武功啦。可是,同為兄妹,王妃武功就這麽高,土人便覺著很奇怪啦。

要不是李釗好涵養,真想噴阿金一臉,心說:就你這樣,你還想娶媳婦兒哪。他決心回頭就跟嚴家三郎、四郎說一番阿金的壞話去。李釗面兒上卻是文雅一笑,道:“皆因舍妹自幼根骨俱佳,故而家傳武功父親便傳給舍妹了。我不適合習武,便從文了。”

秦鳳儀還得意兮兮地補一句:“嚴大姐武功不錯吧,也不及我媳婦兒哪。”阿金贊嘆:“這麽好!”

“那是!”秦鳳儀對自己媳婦兒向來不吝誇獎的,道,“不是我吹牛,當下及得上我媳婦兒武功的也沒幾個。”

秦鳳儀人逢喜事精神爽,很是將自己媳婦兒大大地吹捧了一回。也的確,此次李鏡守城大功,故漢人官員一致忽略了女人賢靜淑德之類的美德要求,畢竟在戰時,一個能守城的王妃比一個只會坐屋裏繡花的王妃有用多了。

至於各土人族長,越發覺著,親王大人果然眼光好啊,娶來的王妃這般能幹。然後,各個給了阿金一個加油的眼神!

於是,阿金的胸脯挺得更高啦!

知道媳婦兒孩子都安全了,秦鳳儀也就不急著班師回鳳凰城了。有了信州城的經驗,桂城的一應收剿安撫之事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桂地的地氣雖不比鳳凰城暖,但現下也不太冷,先得把戰亡的兵卒火化,抑或挖深坑掩埋。另則,傷員的救治,還有就是山蠻裏那些受毒傷的,現下雖成俘虜,秦鳳儀當時急眼出了這招,如今家宅平安,他良心又回來了,想想很不應該,令太醫開了解毒方子,統一喝解毒散。也就是秦鳳儀了,換第二個人,有這善心都不一定有這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