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來日再見(第6/18頁)

再說,秦鳳儀的探花是有水分的!

大皇子心下時常這樣吐槽,事實上,這在科舉界也不是什麽秘密,由於神奇的血緣作用,當年景安帝一眼就相中了秦鳳儀並點為探花。實際上,秦鳳儀的水準,完全夠不到探花的。但庶吉士散館考試時,秦鳳儀的學問便已是很不錯了,這也是仕林公認的。

再說武功,大皇子一直在他爹身邊學,外家還是大景朝第一武門,對於軍政大皇子自認為還是有些了解的。只是大皇子這種了解相對於秦鳳儀兩番來京獻俘,就有些不夠看了。

再加上秦鳳儀他娘才是景安帝原配,以至於,出身上他竟然也叫秦鳳儀壓了一頭,可想而知,大皇子這幾年過的是什麽日子了。

人與人,就怕比。

尤其是,有一個討人嫌的秦鳳儀還不算,弟弟們也漸漸大了,像老三、老六且不提,這兩人反正一直與他不大好,如墻頭草老四和老五,在秦鳳儀越發耀眼時,竟然也開始同秦鳳儀示好起來。

大皇子這樣的天之驕子,就在越發惡化的政治環境下——開竅了!

先是忍著惡心討了給秦鳳儀行賞的差事,然後發現竟也把秦鳳儀惡心著了。大皇子便覺著心下大暢,雖然送秦鳳儀時又叫秦鳳儀家那更加討人嫌的胖子給惡心了回來,大皇子卻覺著尋到了改變自身處境的辦法。

接著宮裏開始供奉櫻桃,永哥兒提了一句:“可惜大陽弟弟走了,不然,他也很喜歡吃櫻桃。”

永哥兒一個孩子家,也就是隨口一說。大皇子剛要說,看那胖子長得跟豬頭一樣,就是貪吃的緣故。不過大皇子到底也是跟著朝中大儒一路學聖人之言長這麽大的,縱心裏厭惡大陽,他身為長輩,不至於說晚輩的不是,尤其是這種心胸狹隘的話。

不過大皇子心緒一動,便帶著兒子過去跟景安帝說了:“今兒個見著櫻桃,永哥兒還念叨大陽呢,說大陽最愛吃這個。兒子想著,大陽他們不過剛走,不如著快船送些去。他們在船上,總不比咱們在宮裏便宜。”

永哥兒趕緊道:“大陽弟弟也愛吃葡萄,愛吃桃子。”

景安帝摸摸永哥兒的頭,笑道:“葡萄、桃子還沒熟,先送些櫻桃去吧。”打發人送了兩筐櫻桃去,待永哥兒越發重視。

大皇子嘗到了甜頭,哪怕是忍著惡心,也要裝出對秦鳳儀的關心來,沒幾天,又送了一回東西。

景安帝自然是願意看到兒孫和睦的,秦鳳儀性子暴烈,想讓秦鳳儀先示好,那是再不能的。但大皇子能有心緩和一下,景安帝樂得所見。

大皇子此舉,亦是受到近臣的認可與鼓勵,即便是平郡王也很看好。

大皇子心說:原來對那家夥好,我便也成了個好人哪,於是越發溫良恭儉起來。

大皇子因自幼天之驕子,他娘是皇後,外家亦是豪門,他是嫡長皇子,自來的供奉一向是極好的。但現下,大皇子慢慢減了,他一頓飯也吃不了那滿桌子菜,想到聽聞秦鳳儀每餐不過六道菜,大皇子也沒減到六道,他覺著,這樣直接模仿秦鳳儀怪惡心的。不過大皇子也減了些例。之後,大皇子還叮囑妻子、母親,以後的東西,只要有他的,便要給秦鳳儀備上一份。只要有他媳婦兒的,便給秦鳳儀的媳婦兒備一份,只要有他兒子的,便給秦鳳儀家的豬頭兒子也備一份。

不就是做戲嘛,誰不會啊!

而且哪怕大皇子討厭秦鳳儀討厭得一想到此人便如芒在背,他卻是人前人後不肯說秦鳳儀半句不是。

這樣一套下來,朝中不少臣子對大皇子亦是大為改觀。連平郡王都是大為欣慰,深覺大皇子終於明白了過來。

人哪,就怕明白。

大皇子在朝中收割無數好評時,秦鳳儀正在與大理來的白使者說話,白使者送了五百匹馬過來,秦鳳儀笑道:“如何送這般厚禮?”

白使者有些尷尬地道:“我們山野中人,很是向往殿下這裏的絲綢、瓷器,還有,殿下這裏的鳳凰茶。此次過來,土司大人也是想小臣問一問殿下,不知以後可否用我們大理的馬,交換殿下這裏的物品?”

秦鳳儀笑道:“這有什麽不成的,我們原就是鄰居,本就該互通往來。我聽說,大理是個十分美麗的地方。若是你們那裏的商賈願意過來南夷做生意,只要遵守我們南夷的法度,本王等同視之。”

白使者頓時大喜,當下恨不能將生意的事與秦鳳儀敲定。

秦鳳儀自不可能親自與白使者談生意,大理的事情,秦鳳儀讓羅朋去談了。

說來,他這次回南夷還有一樁事,因為漕幫在南夷發展得很不錯,羅朋他爹也時常過來鳳凰城。再加上羅老爺與秦老爺以前都是淮揚城的富商,只是一人在漕運,一人在鹽課,正因沒有生意競爭,二人的關系很是不錯。羅老爺自從與兒子關系緩和後,也難免為這個兒子操心。主要是,長子跟鎮南王殿下關系好,以後要改換門庭說不得就要靠長子了。所以,羅老爺就很操心長子的終身大事,看人家鎮南王殿下,年紀比長子還小兩歲呢,人家現在成親四五年,兒女雙全了,兒子這裏還打光棍呢。長子如今有官有職的,也該考慮終身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