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限制風聞奏事

周應秋余光撇向了四散殺氣的崔呈秀,露出了一幅千萬不要感謝我的笑容,至於那股殺氣,他根本就不在意,心裏想想就能殺死人的話,自己早就被殺了無數回了吧。

不過看著老崔這麽生氣,不知道為何感覺有些小高興啊。

“既然無證據那這彈劾又能如何作數,退下吧。”朱由校不滿的揮揮手讓禦史趕緊下去。

只是這位禦史並沒有聽從朱由校的旨意,而是選擇繼續杠。

“陛下,我等禦史風聞奏事,聽到了自然要彈劾一番,至於是否有此時還望陛下派人嚴查便可得知。”禦史振振有詞地說道。

風聞奏事!

朱由校最討厭幾個詞之中就有這個風聞奏事。

什麽是風聞奏事?

那些禦史們只要聽到了什麽關於朝廷大臣們的不好的言論,他們就可以匯報給皇上,也可以因為這個言論來找哪位大臣的麻煩,其實就是朝廷授予監察官們僅根據傳聞提供的線索,但是不一定要真憑實據或真實可靠信息,可以對相關官員進行彈劾的特別職權。

這個政策的出發點其實是好的,當初宋仁宗發明了這個風聞奏事也是為了監察大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起碼把這些擁有風聞奏事的禦史們和那些執政大臣弄的水火不可相容。

到了老朱這一代覺得下面的大臣們過得不要太舒服,老子身為皇上怎麽能看著你們舒服呢,太和睦了可不好啊,於是他也授予了禦史們風聞奏事的權利,甚至還更甚一步。

可是多少官員面對這個風聞奏事的政策恨啊,可以說苦風聞奏事久矣,人家老王也就是王安石啊就發牢騷過,說:“許風聞言事者,不問其言所從來,又不責言之必實。若他人言不實,即得誣告及上書詐不實之罪;諫官、禦吏則雖失實,亦不加罪,此是許風聞言事。”老王話裏面的隱藏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你們這幫禦史真的很操蛋啊,說話不用負責的,說錯了倒黴的要是我們這些官員,倒黴啊。

風聞奏事最大的不好之處就是,對風聞傳說中的官員的違法行為,在沒有進行調查真相未明或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也可以上奏彈劾。彈劾的也不用說自己是誰,即使彈劾錯了,沒關系啊,下次我可以再彈劾你一遍,反正又不需要我不負任何的責任。

關鍵這種政策最最操蛋就是信息的來源,也就是風聞奏事中的風聞,可以是街邊的講話、世面上的輿論、坊間流傳的民謠、隨意傳播的謠言、反正什麽都行,於是這就給某些需要的人提供了“便利”。

比如說你要整某個不聽話的官員,就可以串通禦史給他一個好看,往小了去,說他貪汙瀆職,往大了去,說他謀反。

反正我是禦史我只負責上奏,有沒有這回事我怎麽知道,你問我這麽知道的?我怎麽知道啊,興許是我上街的時候隨耳聽到的?甚至還是幻聽了我也能對你進行彈劾啊,你說是不是?

朱由校覺得這個風聞奏事現在已經變成了對手互相攻奸的手段,那些禦史們也幾乎喪失了他們的行動能力,天天的聽從他們這一派指令就行。讓你去咬誰就去咬誰,這不成了下面的那些官員們的狗了嗎!從皇上手裏的狗變成了大臣手裏的狗,而且還時不時的咬一口原來的主人,簡直是就是腦子有病還會讓他們這麽存在。

“朕今日在此宣布一道旨意,風聞奏事職權今後不可濫用,若無真憑實據不可彈劾,但風聞可調查,若調查出真憑實據,才可彈劾,欽此!”

朱由校說完之後,對著張瑞圖說道:“擬旨布告天下!”

“朕不想聽到有誰有異議,若是再敢有異議拉出去廷杖二十免除官職有不錄用!,朕最近會改制都察院,使其更能發揮監察百官之責。”朱由校端坐著身子高聲說道。

限制了風聞奏事?有些人面露欣喜也有些人面帶怨恨,喜歡是那些執政大臣,平常稍微做點事情就會冒出來禦史彈劾,現在可算是輕松一點了,他們怎麽能不支持。

然而反對的又是那些禦史們,他們最大的權利被皇上給限制住了,這以後可讓他們怎麽活啊,於是他們都把目光投向了左都禦史曹思誠,您是都察院的一把手,這個時候要起到帶頭作用啊。

“陛下,若是我等禦史的風聞奏事給限制住了,那我等禦史還有什麽存在的必要呢?”曹思誠人老成精沒有明著反對,他直接問這道聖旨會讓都察院落得什麽地步,說什麽風聞調查,就算我們想查,可是誰給我們查啊,人家不給查我們還不準我們上奏請聖旨,那我們上什麽地方去找什麽真憑實據啊,這樣一來我們都察院不就被廢了嗎?

這個問題朱由校也考慮過了,他不是要限制都察院,反而還要給他們更大的權利,打造一個大明版的紀律委之類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