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3/4頁)

“不是很大,但我們現在本來就人少,足夠用了。”嚴如玉帶她去看新的辦公室,推開門向她介紹。

這棟樓在縣城的市中心,大約四層,當初建成的時候也挺轟動的。她找了其中三樓的兩間租了下來,租金每個月加起來五十塊。

宋錦看了一下,她現在的這間辦公室裏面空蕩蕩的,水泥地面,掛著吊燈,墻的下半段漆著綠色。屋子中間擺了四張桌子,應該是之前的單位留下來的,替她們省了一筆家具費。

這棟樓采光很不錯,每間房都有兩扇大大的窗戶。她走過去,推開窗,噗嗤一笑。

“這不是國營商店的後門嗎?”

“我可不是故意的。”嚴如玉輕笑。

到時候讓那班人看著這邊進進出出,還挺有意思的。宋錦嘴角揚起,關上窗戶,去看另一間房。

“這間房裏面的桌子我已經找廢品站的人收走了。”嚴如玉道,“這間可以作為倉庫。”

她們之前的布料和做好的帽子都是放在宋家,現在有了正規的辦公場所之後,就可以挪到這裏來了。嚴如玉還去工商局注冊了公司,取名叫“錦玉商貿有限公司”,兩人還是八九分。但是因為嚴如玉是日常管理者,付出的比自己要多得多,所以在宋錦的堅持下,她現在每個月還領有一份固定的薪資。

“我哥找人問了一下,營業執照應該這兩天就會下來。對了,我和老楊約了今天下午兩點過來。”

宋錦笑道:“老楊也挺果決的。”

“哇,他去年冬天那幾個月,在我們這兒拿的提成,差不多就已經是他以前的一年工資了。”嚴如玉絲毫不詫異老楊的選擇。任何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都不會不心動的。

老楊下午到的時候,看到宋錦露出笑容:“好久不見了。”

老楊其實並不老,他大概就三十出頭,看上起很普通,但眼裏偶爾閃過的銳利光芒提醒別人這是一位很精幹的人。

老楊其實早就想要下海了,他的兒子剛上小學,妻子無業,家裏用錢的地方多得是。而宋錦和嚴如玉為了把他招攬過來,開了極為豐厚的條件——工資倒是和他在國營商店的差不多,但卻多了一份不菲的提成,並且承諾如果後續效益好,可以給予他幹股分紅。老楊在自己下海創業和加入她們這兩者之間徘徊了一下,最終選擇了風險比較小的後者。

宋錦和他的關系也稱得上是還可以,笑道:“梅主任知道你要走的時候沒被你給氣死”

他可是梅主任手下的得力幹將。國營商店幾百家供應商,有三分之一都是由他維系,而主要負責的就是布料和衣服這一塊。

老楊苦笑:“那我有啥辦法?我得養家啊。”

他要辭職下海的決定讓梅主任大為震怒,尤其是在得知他要去嚴如玉和宋錦開辦的公司時,更是氣得嘴都要歪了!這就是明晃晃的打臉呐!

他抱怨道:“這體制內太操蛋了,你拼命做和別人劃水摸魚拿一樣的錢,我是受夠了!”

正是去年他幫她們做帽子得到的傭金,讓他堅定了要走的信念。

嚴如玉哈哈笑:“放心吧,老楊,咱這兒肯定是多勞多得,每個人都會得到應有的回報,該有的福利也都不會少。”

宋錦笑吟吟的朝他伸出手:“歡迎加入錦玉商貿,老楊同志!”

老楊和她一握手。

這是標志性的一刻,代表著她們那原始的、粗糙的家庭式工坊模式,終於邁向了正規化、現代化的道路。雖然前路依然坎坷,但卻能看見光明。

老楊雷厲風行,一來就進入到了工作狀態,先是要求了自己的工作必需品——電話。

“你放心,我們已經上報了,就等著郵電局派人來裝。”嚴如玉道。

安一部電話可不便宜,兩千多塊錢呢。就連國營商店,也只有兩部電話,一部安在領導辦公室,一部就安在采購科。對於采購來說,電話可太重要了!

宋錦順勢把自己當時在廣交會上拿到的一堆名片交給他:“這些都是當時參展的紡織廠商。不過他們在展會上只做外銷,而且量都很大。我不知道他們平時做不做內銷,到時候電話裝好了,你一個個的都去聯系一遍吧。”

老楊看著名片上的廠商名字,有點驚喜:“有些可都是挺有名的廠子!我都只聽過名字,行,我到時候都來聯系一遍。”

柳市所在的省並不算是紡織大省。而出於成本的考慮,他的廠家大多數都位於省內,方便來往和運輸。有一些業內有名的紡織大廠,他都沒有去過,但現在在宋錦給的這堆名片裏卻看到了聯系電話。

采購嘛,能有個聯系電話,事情就有了一個好的開端。

老楊很欣喜,順便提出自己的意見:“咱們去年賣的帽子,聽上去還挺多的,但其實和外面那些正兒八經的廠家比起來,量根本就算不上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