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4/5頁)

林妮睜大眼睛,差點把嘴巴裏的水噴出來:“不會吧!”

鄰居大媽之前可一直說她是在家吃閑飯的老閨女來著。

“她上次就試探過我幾次,說咱們兩家知根知底,你和她兒子又是一起長大的,正合適的呀。”

林妮趕緊撒嬌道:“那你可要記得幫我拒絕。”

說實話,鄰居大媽那兒子也就她自己把他當成個寶。

林妮媽媽笑著點頭,然後問:“你們真發了那麽多獎金呀?”

“其實還不止,”林妮湊過去,眼中充滿喜悅:“我得的那個優秀員工獎,整個公司就三個人得了。獎金足足有一百塊呢,加起來,總共發了兩百。”

她拿出一百給媽媽:“這些給家裏過年用,剩下的我自己收著。”

她已經想好了自己要買些什麽東西。

林媽媽拿著錢,忽然感慨萬千,她拍了拍女兒的手,語氣中有著讓人難以察覺的哽咽:“你這樣啊,媽媽也就放心了。”

接下來的這幾天,林妮媽媽拿著女兒給的一百塊錢去置辦了不少的年貨。再加上之前林妮拿回家來的東西,這個年算是林家有史以來過得最豐盛的一次。尤其是在合會風波剛剛過去的此時,顯得更加的難得。林妮家之前在這一片算是過得相對比較窮的,別人吃肉的時候她們在吃白菜,別人在買過年衣服的時候,她們只能把舊衣服上縫個補丁再繼續穿著,難免被人經常在暗地裏笑話她們窮酸。而等這個年過完之後,他們每次提起來都是,這林家現在翻身了,日子是越過越好了。

這也讓林爸爸和林媽媽在和周圍人們的交往中身板挺得更直了,林妮媽媽放下了心病,身體都好了不少。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

柳市報社。

去采訪了錦玉公司的女記者孫晶晶在辦公室熬夜寫了一篇稿子出來。

她還催著當時一起去的攝影師趕緊的把照片沖洗出來,配著照片再看這篇稿子,更能感受到當時工人同志們的喜悅和興奮。

她覺得自己的這篇新聞稿應該沒有問題,是可以上到頭兩版的。

這半年以來,大家紛紛的都在討論企業承包制以及破除大鍋飯思想對工人進行激勵的機制是否有效。之前有一位對銷售實行激勵制度的廠長就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並且還上了人民日報,成為全國最著名的廠長。①

錦玉公司雖然是私企,但是在提高生產效率、刺激工人的主觀性方面,孫晶晶覺得同樣做得非常好。在發完獎金之後,她和宋錦還主動的聊了一下。她發現除了對車間工人有著激勵制度之外,整個錦玉公司對其他員工也都是使用同一套機制。他們的采購和業務員的工資都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基礎工資,另一部分則是根據當月的個人業績下發的獎金和提成。從現在錦玉公司取得的成績來看,這一套機制是十分有用的。

她把照片和自己的文稿整理好,放在主任編輯的辦公桌上就出門了。

回來的時候撞到了報社裏的另外一位同事。

孫晶晶是今年省城師範大學畢業之後被分配來柳市報社當記者的,而她這位男同事則比她要早一年。

平日裏這位男記者仗著自己的資歷比孫晶晶要略深一點,經常對她進行各種指導。大到這篇稿子你不應該這樣寫,這個角度不對,小到你用的這個詞完全體現不出來這句話的優美感,等等等等

孫晶晶煩到不行,在終於忍不住懟了,回去之後,這位男記者從此之後就對她沒有了好臉色。並且還經常故意和她選一樣的題材來寫稿,只要是主編選了他寫的稿子,孫晶晶就免不了要被他嘲諷。

這次兩人的稿子又撞上了。

“你說你去采訪個小公司,能寫出多好的稿件來?”男記者看到她之後笑道:“照片倒是拍的不錯,你寫的也還可以,但這對象根本不行。”

孫晶晶皺眉,有點生氣:“你偷看了我的稿子?”

“孫晶晶同志,說偷看未免有點小題大做,你放在桌上,我只是瞟了一眼。”男記者笑呵呵的道:“我可不是針對你啊,只是這次咱倆的題材好像又撞了。我去采訪了咱們市的南郊制衣廠,你不知道吧,南郊制衣廠在早些時候引進了一條國外的生產線,據說提高了不少的生產效率。”他有點得意洋洋的道,“像這樣的國營工廠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對象。你去采訪個縣裏面的小小的私營公司幹什麽?早知道你那麽閑,我就帶著你一起去了,說不定我那篇稿子上還能讓你掛個名,可惜呀!”

男記者覺得主任肯定會采用自己的稿子作為頭版頭條。他臉上那得意洋洋的笑容看得孫晶晶只想一拳招呼上去。

“你是主編啊,你說了算?”她懟了回去,“你等主任真的選了你這篇,再來我面前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