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4/7頁)

“這不沖突。我的牌子和你的牌子針對的是不同的客戶,也是不同風格。”陸嘉儀優雅的飲了口茶,“咱們都那麽熟,我就不用那套場面上的話術來對付你了。敞開天窗說亮話好了,我很看好錦玉服飾,不管是設計能力還是生產能力都是沒有問題的。尤其是生產能力,這是我比較欠缺的。”

但是她又不想把過多的精力投擲在生產上,所以之前她一直都是在找工廠來做貼牌和代工。看看這次的新工廠就知道了,要做實業,投入的精力和人力實在是太大了。

“我知道現在你們景韻服飾在大陸已經開了幾百家店,你們只做直營?”

嚴如玉點點頭:“之前我們也考慮過代理,但是覺得直營更容易做好品控和服務。”

代理肯定更省事,但是也更容易出問題。所以她們選擇了相對比較艱難的一條路,目前來看做得還不錯。

陸嘉儀誇了一句:“明智的選擇。”

她話鋒一轉,“但是如果你們想要進軍香港台灣甚至是其他國家的市場,就不得不選擇代理。”

宋錦知道她說的是對的。

如果是陌生的國家和地區,選擇一家本土的靠譜的代理商才更容易知道當地消費者的喜好和習慣,同時也有著成熟的銷售網絡。而這些東西要從零做起的話,太難了些,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還不一定能成功,沒有必要。

她無意識的用手指輕輕的敲了敲膝蓋,問:“你想要的是哪幾個地區和國家的代理權?”

“整個東亞,除了大陸。”陸嘉儀毫不猶豫的說,“香港,台灣,澳門,還有日韓。”

“我對這幾個地方的市場都比較熟悉,也有著在當地相應的品牌營銷經驗。我有信心可以把錦玉服飾在這些市場做起來。不過,”她笑起來,眼尾帶著一點猶豫和狡黠,“我有一個建議,不知道該不該說?”

宋錦已經完全的進入到了商業談判的角色當中,她做了一個請說的手勢。

“在我看來,錦玉服飾在大陸而言是很超前很時尚的一個品牌。但是如果放到那些地方去,卻只是一個普通的時尚女裝品牌。所以我們需要一套新的包裝方式,不僅是整體的視覺形象,甚至還有品牌名字。”陸嘉儀放下茶杯,慢條斯理的說:“我會建議你們換一個聽上去更加時尚和優雅的英文品牌名稱。”

宋錦和嚴如玉對望一眼,皺起眉。

陸嘉儀用手勢示意她們繼續聽下去:“不僅是在我說的那幾個地方,甚至是在大陸,一個帶有國外感覺和形象的品牌會比一個本土的品牌要更受歡迎。這一點我相信你們並不是沒有察覺。”

宋錦聽到這兒,不得不吐出一口長氣。

她無奈的苦笑:“的確是這樣。”

這幾年的風氣尤其如此。當她們去一些新的城市開店的時候,有一些百貨公司的招商處會直接對她們的品牌名提出質疑,覺得不夠時尚。包括一些外地的不了解錦玉服飾的消費者,在和她們的店員熟悉起來了之後,也會開玩笑說,“一開始看你們這個名字這麽不洋氣,我差點就沒有進店。”

在國人的心裏,好像只有西方的,發達國家的東西才是洋氣的,是先進的。涉及到服裝這一塊,更是如此。並且更加簡化為了有一個漂亮的英文名字的品牌,才是時尚的。

她們也曾經討論過要不要改個名字,但是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宋錦也有些猶豫,因此也就擱置了下來。

“你們不用覺得這個是不好的。”陸嘉儀出生在香港,對這個看得更開,“這個世界就是如此。時尚與否,其實主要是看你發不發達。窮國沒有時尚。現在西方國家更發達,所以她們的生活方式自然也就更被大家向往。可能以後會不一樣,但現在你們沒必要和錢過不去。而且你不做,自然有別人做,錯過了這個窗口期,可能就會被其他人追上來。”

宋錦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她之前一直猶豫不決,是因為心裏有著一股氣,難道只有西方國家才能夠出時尚品牌嗎?中國為什麽不可以?

但是,陸嘉儀的確也說的對。大環境如此,她們想要求生存,求發展,或許應該先妥協才行。或許,等到幾十年之後,國內也發達起來了,她們也能獲得自己的時尚話語權。

宋錦思索了很久之後,和嚴如玉對望一眼。嚴如玉點點頭。

“可以換英文名。”她最後做出決斷,但也有自己的堅持,“不過我希望保留中文名。”

她們現有的200多家店,如果一下子都換成英文名的話,早已經習慣的老客戶應該也都會有意見。但如果只是加一個英文名的話,就更可控一些。

“當然,如果你在香港或者其他地方運營的話,暫時你可以只用英文名來做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