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6頁)

錦泠公司這些年一直深耕在日化市場,日常和渠道商以及銷售終端打交道,她們當然很清楚這個市場這幾年擴張的速度,因此對於宋錦的這個決定大部分人都很支持。

做代理,雖然不用管生產,但是利潤相對也比較薄。而自己做品牌的話,雖然有一定風險,但只要成功了,卻能得到巨大的回報。況且現在也由不得她們想西想東,再過兩個月,她們和安雅之間的代理合同就正式到期。目前,采購部還沒有辦法找出一家品牌可以迅速的獲得獨家代理權,並且能和安雅的知名度相提並論。

“可是我們現在還不知道那家廠的具體情況,並且也不一定能最終就競買到那家廠。”也有人提出疑議,“就算是買到了,它的產品不過關怎麽辦?”

“研發我們自己的新產品,做我們自己的新品牌。”

“你知道研發一款產品需要多久嗎?就算是你去抄市場上同概念的產品配方,從審批到上市也不是短短的兩三個月就可以搞定的事情。更別提上市之後的風險。”

“那你覺得現在應該怎麽辦?”

“我覺得,我們不應該把那家廠當做唯一的選擇。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

幾位員工爭吵得很激烈。宋錦也聽得很認真。最後大家分不出高下,便轉過頭去看著她。

宋錦此時也完成了自己的思考,點點頭:“我贊同這個觀點,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

那家工廠只是一個方向,但如果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它身上,最後的結果未必樂觀。她已經從最初的激動當中醒了過來,剛才他們討論的問題其實她都已經有考慮過。

“這樣。”她說:“采購部迅速的去把國內目前興起的一些化妝品牌給過一遍,看看有哪些值得我們去談一談。我們有非常成熟的渠道網絡,有一些品牌應該會樂意合作。”

“再有,你們覺得國外的品牌怎麽樣?”宋錦忽然問。

大家猶豫了一下,紛紛點頭:“國外的品牌當然好。但是目前進入到中國的牌子,代理商都已經敲定了,短時間之內很難爭取到。而且有的品牌選擇的是直營。”

“我說的是,那些沒有進入到國內的牌子。”她緩緩的說。

宋錦想起來自己之前去香港的時候逛過的百貨公司——她這幾年去香港的次數還挺多,對那邊也比較熟悉。那邊的百貨公司裏面,她見過許許多多的國外的化妝品牌,有歐洲的、美國的、日本的、甚至是韓國的。比起大陸這邊的進口品牌,那可真是要豐富得多。

她點醒大家:“我覺得我們在這件事情上要做的,應該是引進者的角色,把國外的好的品牌帶到國內來。不能一直在國內等著,要主動出擊,守株待兔是沒有用的。”

大家又討論了一番,最終也都達成了統一。這樣才更穩妥,把風險降到最低。

“那就這樣,分兩條路走。一條路去國外引進新的品牌,一條路是做我們自己的品牌。”宋錦做了個總結,“人事先招幾個員工,英語好的,還有日語好的,我要在過年前……最遲年後看到她們入職。”

相關的負責員工趕緊點頭。現在這個節點招人不好招,但命令下來,硬著頭皮也要做。

大家互望一眼,眼裏都有些激動。能坐在這間辦公室的都是這幾年在錦泠公司工作出色被提升為了主管級別的人,骨子裏都是有上進的野心的。宋錦的這個決定讓她們看到了未來的空間和潛在的更大的機遇,或許還能夠出國去看看。聰明的人已經心裏在想,回去要把英語給學起來了,說不定能派上用場呢。

第二天的時候她帶著采購部的主管去了劉主任資料裏的那一家工廠——采購主管接觸過的品牌最多,也實地去過很多家化妝品工廠,對這些最熟悉。

這家工廠的位置相對而言比較偏,都已經快要靠近莞城了,但是對於宋錦來說,這卻是一個優點。到時候巡廠正好順路。

工廠占地的面積還挺大,但是從門口一眼看過去卻有些破破舊舊的。

宋錦向門衛通報了一下自己的身份,她偽裝成了一位港商的助手,而這位港商將是這家工廠的準買家,她這次過來是來替老板考察現場的。廠長聽到消息之後已經在等,態度十分熱情。

“我們這家廠吧,最早呢是生產香皂的。我們的香皂一開始銷量還可以,你在整個華南都能見得到。”廠長一邊帶他們進去,一邊向他們介紹工廠的情況,一開始聲音還有些驕傲,那說到後面就開始低了下來:“不過後來,大家都更喜歡用什麽沐浴露之類的,我們的香皂就開始賣不動了。”

就算是要買,也買力士這樣的品牌。價格不貴,還是進口的。

“你們沒有也轉為生產沐浴露?”宋錦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