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2/6頁)

她還帶家裏人去吃過,宋泠很喜歡,宋永豐和吳枝花卻死活也接受不了吃生的,一聽到她要去吃日料就像是看野人一樣。

宋錦聊起接下來的行程:“我們打算在東京停留三天,然後再去京都大概兩天。本來想既然出來了一趟就多玩一下的,不過實在是沒時間。”

而且這幾天裏,估計他們也大多數時候都是去拜訪品牌商。

“行,我晚上回去用郵件和東京那兩家品牌商聯系一下,約定一下這兩天的具體拜訪時間。”李磊說道。

宋錦當初在陸嘉儀的幫助之下圈定了幾個國外的化妝品,然後找到了他們的聯系方式。有的公司,錦泠的人直接在國內用英文溝通過,但日本有一兩家公司只接受日本國內的郵件和電話,她就找到了李磊。好在李磊非常樂意幫忙。

“你選這個方向啊,我真覺得挺好。”陸冬林說,“日本國內這幾年化妝品品牌做的都不錯,廣告打得非常多。你去銀座看看,好多大廣告都是他們買下來的。我覺得國內以後說不定也會漸漸的發展起來。”

宋錦點頭贊成:“我看中的就是這個機會。”

陸冬林其實商業敏銳度是很高的,當時做帽子的商機就是她第一個發現,只是陸冬林心態更加的隨遇而安,不喜歡過那種太過於拼搏的日子,所以當時帽子這個事她也沒摻合。現在她也依然不後悔。

李磊也說:“而且,你們來的這個時機還挺對。這一兩年日本經濟太差了,大崩潰。很多公司都沒有撐下去,我覺得他們應該不會抗拒一個更大的市場。”

日本經濟大崩潰的消息,宋錦他們在國內也偶爾有聽聞,但具體怎麽樣還真不知道。

葉安華就好奇的問:“真有這麽慘啊?之前不是聽說這邊的洗碗工都五六千塊錢一個月嗎?”

“那樣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嘍。”陸冬林有些唏噓,“當時磊磊也去便利店打過工,一個月都有七八千塊錢,人民幣啊!”

她也有些心有余悸:“前幾年經濟這麽熱的時候,我也考慮過要不要去再去買一塊地建房子,或者是去買一套新的公寓。結果那時候房價漲得不行,手上錢不夠,我又不想去貸款,等於給銀行打工嘛。沒想到倒是救了自己一命。”

去年開始,日本的房地產泡沫被戳破,房價開始崩盤,金融也開始崩潰,大量企業倒閉。許多打工族被套牢在巨額的貸款裏,而且還可能面臨著失業的風險。

“我有一個同事,剛畢業不久就貸款買了房。後來房價雪崩,房子賣不出去,他又還不起貸款,就跳樓自殺了。”

“還有我們之前的一位鄰居,也因為人到中年忽然失業,臥軌了。”

李磊和陸冬林的訴說,才讓大家知道日本的這場經濟風暴到底有多麽的可怕,對普通人的影響又有多麽深。

“不說這些,咱們講點高興的。”陸冬林笑起來,“我在日本其實也接觸不到太多國內的新聞,但是之前和你通信和打電話知道,國內這幾年似乎發展的不錯,快來跟我講講。”

講到過去這幾年的經歷,大家來了興致,你一言我一語的把國內的變化,還有自己身上的變化都說了出來。

陸冬林感慨萬千:“這樣多好!咱們老百姓其實也不想別的,有個房子住,能衣食無憂,供得起小孩子讀書,就能夠心滿意足了。”

看看日本的經歷就知道,國家經濟局面的好壞,是向前發展還是停滯不前,甚至是倒退,放在一個個普通的人身上,那就是攸關生死的大事。大家也從來沒有這麽清醒的認識到,國家的命運和個人的命運是如此的息息相關。

“可不是?在這基礎上要是能再好一點兒,那簡直就別無所求了。”

也不知道是誰帶頭,大家舉起了杯子:“來,祝大家越來越好。”

“也祝咱們國家越來越好。”

杯子碰在了一起,杯中的清酒微微蕩漾,在燈光下泛出美麗的波光。

吃完飯之後,李磊帶他們去逛了逛銀座的歌舞伎廳,看得大家瞠目結舌,津津有味。一直到很晚才回到酒店休息。

宋錦和陸冬林睡在一間房兩人,雖然這幾年都沒有見面,但是一直都沒斷了聯系,再見面只覺得親切和熟悉,並沒有陌生感。

“你說咱們七年前的時候怎麽能想到,居然會這麽多年後在日本相見呢?”

宋錦笑起來:“當時我租你的房子,房租還只要二十一個月呢。”現在二十塊,已經幹不了太多事了。

她問陸冬林這幾年過得怎麽樣。

“還挺好,現在完全就是在家呆著,倒也舒服,但待久了就會覺得有些無聊。不過我參加了同鄉會,有的時候也和國內的老鄉們一起聚一聚。”

宋錦倒覺得這種日子還挺適合她的,陸冬林一直向往的其實就是這樣安逸的小日子。說著說著,這才知道她已經入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