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發展

太陽自地平線上升起,照常升起,似乎永遠都不會改變。

的確是不會改變,畢竟它已經穩定存在並且運轉了數十億年,在接下來的億萬年漫長時光之中,大概也將會繼續穩定的以這狀態存在下去。

和這似乎不會發生任何變化的偉大天體比起來,朝生暮死,宛若是塵世蚍蜉一般的人類,大概才是最沒有資格說什麽“不變”的東西。

距離卡姆蘭之戰的過去,並沒有間隔太長的時間,或者說就連半個月的時間都沒有過去,然而在這期間,不列顛的陸上已是風起雲湧……

畢竟這本來就是一個島嶼,並沒有太大的面積,而且在這個時代,可說是這個行星最後的羅曼史時代,島嶼還殘留神秘,魔術和妖精、聖域也還留存的黃昏時期。

魔術並不像是後世那樣,被徹底隱藏起來,這一點從梅林的名聲就看得出來。

正如圓桌騎士們的傳說大多也是來自這個時期一般,在這個時候,對某些神秘性的運用或許比後世的科技還要發達一些,所以相關的信息很快的就傳遍了不列顛島嶼,以及周邊的諸國。

亞瑟王已經戰死,貝德維爾作為最後騎士見證了王的臨終一面。

蘭斯洛特在接到高文臨死前寫的求援的信件,而帶著軍隊遠道而來想支援騎士王平亂,最終還是為時已晚,當他趕到卡姆蘭的時候,只剩下了凋零的血色戰場。

亞瑟王的傳說已經被終結,王國土崩瓦解。這位騎士失魂落魄的離開了不列顛,在悔恨之中度過了余生。

——像是這些消息,都逐一的流傳了出去。

所以只是頃刻之間,絕望、悲哀和恐懼,就已經彌漫在這國度上的每一寸的土地上,血與火開始處處蔓延,狼煙四起。

在曾經的亞瑟王的統治下,僅能等待滅亡的國家,得到了片刻的和平。

而現在,這本來就依賴於絕對的英雄,絕對的王者所維持的和平被撕破了,結束了的戰亂再度被掀起來。然而這一次,不會再有鎮壓亂世的王庇護他們。

——不過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因為怨恨過度正確的王,覺得永無止境的戰爭,貧瘠的大地,連年的兇作,都是因為冷酷無情的王那永無止境的欲望所導致的,他們終於忍耐不下去了。

所以連帶著為了自己利益的諸侯,氏族,以及底層的人民士兵,都在不久之前亞瑟王遠征羅馬的時候,贊同莫德雷德的謀反計劃,紛紛整合了起來。

準備在疲憊不堪的王歸來的時候,將其一舉消滅。

亞瑟王最後的戰役,騎士道凋零的黃昏戰場。

無數生命之火斷絕的屍體墓碑,卡姆蘭之役,就發生在不到半個月之前。

所以……一切都已經結束了。

王國崩壞,徹底失去了秩序,動亂喚來了戰火與敵人——薩克遜人以最快速度越過了海洋,向這座島嶼奔襲而來,他們曾經被痛擊,被打敗,被橫掃,發誓絕不會再踏進不列顛的土地。

但是在亞瑟王死後,他們立刻就撕毀了不久之前才立下條約和誓言,再次悍然發動了侵略。

薩克遜人的兇殘與勢不可擋的氣勢,讓不列顛的人們感覺到恐懼、愕然以及無所適從,恍惚間又回到了十多年前,他們被這群異民族的強盜逼迫生存空間,幾乎沒有立足之地的時候。

亞瑟王上位之後,不斷地痛擊薩克遜人,連戰連勝,終於是將這群強盜趕了出去。但是沒有人知道她到底花費了多長的時間,和多少的努力,才取得了這樣的成就,平復了來自薩克遜人的動亂。

不列顛的人們卻都因此覺得是王的錯,都是因為王發動一次又一次的戰爭……兇作之年才會連續不斷,犧牲了太多太多的人,抱著必死的決心驅逐異族們究竟是為了什麽。

當有人有了私心的時候,批評也就出現了,王者被給予的只會是不義和不被理解。雖然說那批判越多,就代表著人民的生活就越安定,但是反過來也就代表著人民生活越安定,他們就越是會批評。

畢竟很好理解,要是在迅由危亡之際,大家都為了生存而拼命的時候,哪會胡思亂想這麽多?就是逐漸安定下來之後,才會出現各種陰陽怪氣,復辟逆流,覺得哪裏都不對。

不列顛的人們就覺得自己等人就是已經徹底忍耐不下去了,才會加入叛軍,發動叛亂,為的就是要鏟除亞瑟王,推翻她的冷酷統治。

他們堅信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但是為什麽,為什麽會這樣呢?明明王已經不在了,明明他們親自推翻了王的統治,明明他們還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戰爭應該到此結束了才對的啊!

接下來不應該是和平的修養生息嗎?為什麽薩克遜人立刻又殺過來了?為什麽他們主動的發起了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