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平叛!(第2/4頁)

但在靖南侯指揮下,燕軍各部在沖鋒時變陣,宛若群狼一般從各個方向開始穿透撕裂自己的大軍,直接造成了自己的指揮體系崩盤,隨後就是各路人馬的自我崩潰。

雙方真正正面沖撞所造成的死傷,其實真的不多,人家純粹就是在技戰術層面上,碾壓了自己,而且碾壓出了一個詞,

這個詞野人王曾同瞎子的口中聽出過,很無情,卻又很現實,叫……代差。

鎮北軍成軍於百多年前,於五十萬乾國北伐軍屍骨之中建成,隨後百年,於荒漠中和曾不可一世的蠻族廝殺逐獵。

靖南軍的每一個校尉,都是靖南侯親自提拔而出,十多年時間,田無鏡早已將自己對於騎兵的理念完全灌輸進這支軍隊之中。

而自己呢,

十數年隱忍蟄伏,遊歷天下,最後數年時間於雪原起勢,固然有一支最早追隨自己的嫡系兵馬,但大軍,依舊是短時間內拼湊而成。

這真的,是一種代差。

鄭凡擡起手臂,

他甚至沒有選擇從胯下貔貅口中拔出蠻刀,

只是將擡起的手,

很是隨意地向前一指,

道:

“沖陣。”

淡薄自然的,仿佛沒有絲毫煙火氣息,一如先前坐在屍橫滿地的學政司簽押房前的門檻時那般。

在鄭伯爺身後,兩百多騎士即刻出列,開始策動馬力,呈現松散梯隊陣形開始分批次間接性地拉起馬速。

鄭伯爺並未全軍壓上,因為街道不比野外,可施展騰挪的空間不大,沖鋒的人少一點,效果反而會更好。

那種自己舉著刀,炸呼呼地招呼手下人:

“兄弟們,跟我一起殺啊!”

然後一窩蜂地全都壓上去。

一是這很蠢;

二則是這麽玩兒,失去了戰爭的精細感,很沒美感。

梁程打仗,喜歡穩妥,或許是因為鄭伯爺家底子一直薄,所以迫使梁程打仗時也得學會打那種精打細算的仗。

田無鏡打仗,則喜歡嚴謹,再復雜的戰爭局勢,他都能做到抽絲剝繭地處理,他就像是一個極為高明的工匠師傅,甭管外面戰況如何,他只是在有條不紊地修理著自己手中的物件兒,等物件兒修理好了,推開門,敵軍就潰了。

鄭伯爺還是受田無鏡的戰術影響多一些,

倒不是鄭伯爺覺得田無鏡的作戰風格比梁程優秀,

而是覺得,

靖南侯指揮打仗,

真帥。

曾經,鄭伯爺還只是翠柳堡一守備時,麾下也就蠻兵一小群,還被樊力那個憨憨調教成沖鋒就喊“烏拉”。

後隨著靖南侯入京,於皇子府邸內指揮靖南侯親兵衛隊,

則,

拔刀收刀,

周遭親衛配合整齊,

自那一刻起,

鄭伯爺才明白,

這,

才是自己想要的感覺。

人活一世,那活的是責任;

二世為人,那活的便是瀟灑。

騎兵沖鋒,加入戰局,一個沖陣,就擊穿了前方聚集的叛軍。

而鄭伯爺身後的甲士,則特意下馬步戰跟隨收尾,原本結陣的第一路援軍在看見自家伯爺馳援後,馬上殺出。

一時間,軍械庫這邊的局面完全逆轉。

叛軍起勢,拼的,就是一口氣,此氣不得綿延,一滯就亂,一亂就崩,一崩,就潰。

戰局甭管大小,其實都是一個道理。

昔日鄭凡和田無鏡雙騎入天斷山脈,田無鏡就曾告訴鄭凡,打仗不是想著怎麽把敵人殺光,而是想著怎麽把敵人擊潰。

叛軍想逃,卻又被剛剛擊穿他們而過的騎兵追上去一記馬刀,也有不少人跪地棄械投降。

有校尉將目光投向自己伯爺。

鄭凡只是笑笑,

道:

“不留活口。”

不是鄭伯爺冷血殘酷,嗜殺如命,而是此時城內紛紛擾擾,自當以雷霆手段撲滅,哪裏來的時間和你收押俘虜慢慢條理?

再說了,一場叛亂下來,死的,不僅僅是叛軍,待得叛亂平息之後,一場大肅清是必不可免的,謀反之罪,最喜株連,到時候,死的人只會更多,眼下,只是毛毛雨罷了。

軍械庫內部的叛軍,在外圍燕軍殺入後,也馬上崩散,卻無處可逃,最後全部被斬殺。

鄭伯爺一邊摸著胯下貔貅的鬃毛一邊繼續下令分兵,

一路去往西門,

一路去往各處大門府邸傳令,命其不準出門,不得出家丁護衛上街,只準自守家門,否則就算你打著幫忙平亂的旗號,也罪同謀反。

另一路持旗策馬告誡百姓不得上街,穎都禁嚴。

做完這些,其實已經沒什麽好做的了,尤其是鄭伯爺還收到了最新消息,西門大營在分出三千多兵馬分別駐紮南北大營外後,另有數千騎兵已然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