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劍聖出城(第5/8頁)

秦月月想起了當初自己在諸皇子之亂中對他說的話,她願意幫他將大楚貴族的力量給再削下一層。

因為她知道他想要什麽,尤其是在得知燕皇馬踏門閥之後,他喝了一夜的酒;

但他最終還是選擇和大貴族進行和談,舉行了大儀,以換得國內的快速安穩,同時,屈天南這位柱國則令青鸞軍北上。

現在想想,秦月月不得不承認,他是對的,他總是能比其他人看得更遠。

如果那時大楚沒能順勢拿下鎮南關,等到燕人擊潰了野人,拿下鎮南關的話,大楚的北方門戶,將徹底向燕人敞開。

大楚步卒就算天下無雙,但燕人的騎兵更是來去如風。

一想到他,秦月月臉上就浮現出一抹笑容。

她一生冷冽,嗜食人血染紅的花瓣,唯獨對他,笑靨如花。

秦月月離開了這座小荒村,接下來,她要去穎都,她要去親眼看看,燕國對於這次伐楚所下的血本到底有多厚重。

她清楚,穎都是燕國對這場戰事的後勤重鎮。

然而,

她還沒走多遠,在她的前方,就出現了一個中年男子,男子身著老舊的長衫,手裏握著一把劍。

男子握劍的姿勢,像是拿著一根燒火棍,形象,過分樸實和木訥。

但秦月月的眼睛,卻眯了起來,她感受到了威脅,一種來自死亡的威脅。

當上惜念莊莊主後,她就再沒有過這種感覺了。

這種感覺明明白白地告訴她,

她可能馬上會死。

秦月月的目光,落在了對方手中的劍上。

去燕京的路上,鄭伯爺曾和劍聖共坐一馬車,一向富有詩名卻鮮去作詩的鄭伯爺為劍聖親吟一首: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天下誰人不識君,確實是對劍聖最好的形容。

不認識他的人,一劍下去,也就認識了。

而秦月月這種層次的高手,這種地位的人,她不用等對方出劍,就能猜出其身份。

讓自己感受到清晰的死亡威脅,

用劍的,

且在這裏;

不是那位傳說中伴平野伯左右的昔日晉地劍聖,又是誰?

其實,秦月月也是個高手,昔日江畔攝政王對壘五皇子熊廷山,秦月月也是為攝政王站過台子的。

但這世上高手雖不是過江之鯽那般繁多,但東方四大國,朝堂上站著的,江湖裏遊著的,鄉野裏藏著的,掐指算算,也要數上好久;

但真沒多少人,敢獨自面對劍聖而不打顫的。

雖說昔日劍聖曾敗走在田無鏡手中,但彼時燕軍大軍壓境,一個劍聖,又怎能挽天傾?

雪海關下,一人於千騎縱橫,斬殺敵將,此等壯舉,讓人驚嘆的同時,真正的武道之境的人,也都品出了一些味道;

那就是:

那位,可能已經窺探到三品巔峰之上的層次了。

千軍萬馬中,所謂的強者,無非是大一點的螞蟻,這是共識;

但眼下是荒郊野外,一條小徑,前端站著他,後端站著她。

慌,是真的,但秦月月還是捂嘴笑道:

“怎麽著,昔日的晉地劍聖大人,這是要向小女子親自出劍了?”

一時間,秦月月心裏有了個猜測,那就是自己已經完全失去聯絡的三個小隊,不會是眼前這位出手的吧?

他,

怎麽會?

他,

怎麽能?

似劍聖這般強者,就是君王,都得以禮相待,比如百裏劍為太子武師,入上京城時,乾皇於白玉橋上親迎。

高傲如他,會願意將身段放得如此之低,來做這等鷹犬探子之事?

劍聖嘆了口氣,

道:

“明明是我的劍,明明劍在我手中,但像是隨便碰到哪個人,都能來指點我劍該怎麽用一樣。”

當他出現在鄭凡身邊時,

對面的人,都會發出驚呼或者不屑:你這位晉地劍聖竟然為燕人走狗!

一開始,

劍聖會有些神傷,

慢慢的,

次數多了,

劍聖就有些煩了,

非親非故的,我的劍,也不是你們教的,昔日自己和弟弟在晉國京畿孤苦度日時,也未曾吃過你們施舍的半碗粥;

卻偏偏等到自己劍術大成後,各個在自己面前“好為人師”。

“只是覺得,有些意外罷了,燕人侵入三晉之地,毀掉你虞氏江山,遷京畿太廟入燕京,就這,你劍聖卻居然還能為燕人效力。”

劍聖搖搖頭,道:

“我非朝堂中人。”

他未曾食君之祿。

再者,

君在燕京城的晉王府內,聽鄭伯爺說,還過得挺好,太後保養得也很好。

秦月月抓起一枚花瓣,送入自己嘴裏,一邊吃著一邊道:

“那晉民呢?燕人於這三晉之地,是為人上人,你晉民,晉兵,皆為下等人,此等事,劍聖大人,您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