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好!

“王爺,您怎麽回來了?”

“西林寨的楚軍撤了,本王就回來了。”

“楚人撤了?”鄭伯爺馬上意識到事情的變化,“其他軍堡軍寨呢?”

“得等探馬回來,不過,依本王看,楚人,是準備收縮了。”

央山寨這個樞紐,在雙方大軍兌子的局面下,被鄭伯爺一舉沖破,焚寨收俘而歸;

東山堡和西山堡這兩個前沿最為堅固的閘門也被破開後,余下軍堡軍寨完全處於了被分割等著被啃食的局面。

這月余以來,燕軍“摧城拔寨”速度奇快。

楚人在鎮南關以北的防禦體系在被重創之後,無法再按照預想中的那樣“禦敵於國門之外”以及“消磨燕人的兵鋒”;

且連多阻滯一下燕人的進度以加劇燕人的後勤壓力,這一點,和楚人自己所需要繼續付出的傷亡比起來,還是不劃算。

故而,楚人選擇了撤兵。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這也算是那位楚國大將軍年堯的及時止損了。

可以想見,年堯為此會承擔多大的壓力,因為這種戰略模式,本就是他布置下的,為此,楚人國內還給他安上了一個“土方”大將軍的名號。

指的是這位大將軍在面對燕人時,只知道埋頭築城築城再築城。

自己抽自己的臉,自己承認自己前期戰略布置失敗了,對於其威信,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打擊。

最重要的是,

鄭伯爺清楚,

年堯在國內的政治地位,和老田在燕國,壓根沒法比。

這段時間以來,鄭伯爺處理批閱這些折子,前到軍中軍紀,後到後勤補給,軍中事務,因為靖南王在軍中的絕對威望加持,處理起來,無往不利,就比如剛才,那倆總兵,也照樣得跪下來認錯受罰。

後勤方面,也是平平順順;

這就讓人很舒服了。

因為古往今來,大軍出征,最讓人頭痛的,其實是後勤問題。

燕軍自己都清楚己方後勤壓力很大,因為大軍是橫跨整個晉國在打仗,楚人那邊也清楚燕人的後勤壓力,所以一開始就想將戰事耗和拖下去。

但鄭伯爺所“看見”的,後勤壓力,應該是挺大,但後方各路官員,都在積極地籌措組織運轉之中。

有些折子上,會請求延期一些時日,也是有客觀原因在;

這種大方向的順滑,讓人很舒服。

曾經,燕皇馬踏門閥,最為讓人詬病的就是門閥傾覆後,大燕的官場將如何填補?

晉地戰亂綿延,司徒家遭遇過叛徒,赫連家聞人家因為最先冒犯燕國,被燕軍直接滅族,其牽連較深的家族官員,也都遭受了株連。

但事實證明,不過幾年的時間,不僅僅是燕地運轉秩序,就是連晉地的運轉秩序,在此時,都呈現出一種……不能叫高效吧,但真可以說得上很穩定。

當然,這種穩定的表象下,則是燕晉兩地百姓被壓榨的現實。

現在,還有大燕前幾年的不斷大勝開疆拓土的勝利支撐著,所以百姓的忍耐力,尤其是老燕人,還能扛得住;

而戰事若是再繼續僵持很長一段時間亦或者是戰局出現了反復,那真的是要出詩人吟唱“古來征戰幾人回”“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了。

不過,眼下的局面,是楚人主動收縮了,這意味著燕軍將更快更輕松地將鎮南關以北的區域給打掃幹凈。

同時……

靖南王看著鄭凡,

道:

“你應該來不及編練新兵了。”

要提前發動了。

一是為了應對楚人主動收縮的局面,再耗下去,就真的是為了耗而耗;

二是為了國內大局著想,為百姓著想,也為陛下的身體著想;

原本的計劃是,梁程那邊吸納新兵員,進行編練,最好的局面就是在入楚前,不僅僅是將自己本部先前的損失給彌補回來,還得吹個氣球;

現在,時間限制,來不及了。

“先前你的選擇,倒是不錯,準你從各路兵馬中抽調五千人入你中軍。”

五千人,不少了,但放在數十萬伐楚大軍裏,真不算什麽。

當然,這也不能指著一只羊薅,得來個雨露均沾,每個總兵挖個兩三百號人。

甲胄齊全,訓練有素,戰陣經驗豐富,整合統籌好,就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精銳。

再加上以鄭伯爺現如今的威望,下面的軍官也沒人敢在鄭伯爺面前炸刺,甚至,絕大部分還會心悅誠服。

鄭伯爺這次沒推辭,也沒惺惺作態,直接道;

“是,王爺。”

“你回東山堡,早做準備吧,望江那邊,事情應該差不多了,能否快速完成伐楚之戰,就靠你了。”

“王爺放心,末將一定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