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靖南王爺……接旨(第3/4頁)

不過,你不能說瞎子又在搞是非,因為瞎子真的只是宣傳出了“真相”。

皇帝選派的欽差,和肅山大營的宜山伯為了爭權鬧了起來;

梁地生亂後,皇帝親自提拔起來的總兵……冉岷;

這裏冉岷還加了人物潤色,比如其當年為了巴結上官,不惜殺了自己的妻子;

而且瞎子還藝術加工且碰巧還真加工對了,就如同“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仿佛司馬公就是那把鋤頭一樣,瞎子給冉岷加了一句:平西王可為,岷,亦可為!

這事兒也真沒冤枉冉岷,而且這人現在生死不知,大概率也戰死了,就算沒死,他這次的罪過是不可能再翻身了的。

畢竟,他不姓姬,其他人,是沒大皇子那般的好命的。

所以,對這種人,就直接痛踩吧,貼反派的標簽!

事情的原委就是,皇帝親自選派的欽差和真正會打仗的宜山伯鬧了矛盾,宜山伯不得不閉門在家,皇帝提拔的總兵是個廢物,竟然自以為能和自家王爺相比,結果貪功冒進,中了埋伏;

忠誠的大將李富勝,為了救援他,為乾楚聯軍所圍困,廝殺多日後,為國捐軀。

接下來朝廷怎麽辦?

必然是請咱偉大的王爺出山啊!

就是這個故事為主題,

茶館、酒樓、戲台,乃至於紅帳子裏的姐們兒,都在一遍遍地向百姓們宣揚這一“經過”。

保證故事精彩的幾大要素都有了,

傳統意義上的大反派,嗯,如果在燕地,燕人對姬家皇帝的感情是很深厚的,但也可以改變成皇帝是好的,是那幾個宰相或者哪個大臣蒙蔽了聖上,但在晉地,晉人對姬家皇帝可沒太多的敬畏和情感。

總之,皇帝就是裏面的幕後大反派,欽差和那位冉總兵就是現實裏的真正倆反派,李富勝李總兵則是用來賺取眼淚和同情以及加深故事悲憤情緒的犧牲者。

矛盾,很凸出,情緒渲染,很強烈;

最主要的是爽點,

那就是晉地百姓聽故事看社戲最喜歡看的,自家王爺關鍵時刻出場打敗一切對手,百姓們每次都期待這個結尾然後發出劇烈的歡呼。

這個故事後頭就是:

你且等著,你且瞧著,

朝廷的那幫廢物,最後還得來求咱們王爺出山!

故而,

當黃公公在進城前,換了宦官衣服,儀仗也打出來進城後,一下子發現百姓們馬上向他這裏聚集了過來,一路聚集到他來到平西王府前面。

若非黃公公不是第一次來奉新城了,可能還會認為這裏的百姓無比渴望感受到天威呢。

當然,

現在黃公公是沒心思去想這些了。

他很委屈,

他很難受,

他想哭,

而且已經哭得涕泗橫流了。

咱家沒做好心理準備啊,咱家壓根就沒想到啊;

多少和咱家一個年份的同僚艷羨咱家上次接了靖南王的那個聖旨最後沒死,反而平步青雲起來;

可誰曉得,欠下的,還得補啊!

天呐,

還不如病死在路上呢,這腦殼撞石獅子上,真的會很疼的啊。

“王爺啊……王爺哎~~~”

……

王府大門後頭,

陳道樂和何春來站在那裏,瞎子則坐在台階上,剝著橘子,教育這倆孩子道:

“此舉不是為了跟風靖南王,也不是咱主上為了耍威風,嗯,咱主上可能有這個需求,但當年靖南王爺,是不會做這種無聊的事兒的。

而當年之所以要讓倆宣旨太監撞死在石獅子上,本身就是一種宣泄,幫那些有袍澤戰死在望江的士卒宣泄心中的怨氣。

先皇故意沒讓靖南王掛帥,選擇了大皇子掛帥,最後打了敗仗;

這口氣,得宣出來,否則接下來的兵馬,就不好帶了。

跟現在一樣,去年開始的收軍頭子地方治權,今年變本加厲,欽差和宜山伯鬧出了那档子事兒。

宜山伯自己也有錯,甚至錯更大一些,但真要打仗時,用的可是那些丘八,你得讓他們覺得你是站在他們那一邊的,你得幫他們將這口氣發出來。

宣旨太監,是皇帝的臉,這就叫抽皇帝的臉給那群丘八們看呢。

這樣,大家心裏才能舒坦,同時,自己還能借這個機會立威,表示你連皇帝的旨意都不鳥,這下面的地方軍頭子和地方官吏,見了你就像是成了兔子一樣,托誰的關系都不好使,自然全心全力為你效命了。”

何春來與陳道樂聽著不停小雞啄米一樣的點頭,深感受教。

這時,陳道樂開口問道:“王爺會讓那位公公就這麽……”

瞎子聞言,將橘丟向了陳道樂,何春來見狀,心裏長舒一口氣。

“要真這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