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教子

留下鎮,是一座塢堡,但又不僅僅局限於一座塢堡,主要是因為其看似是一個姓田的楚人當的這裏的塢堡主,塢堡墻頭以及外頭巡邏的也都是留著楚地發式身著楚地服飾的楚人,但實則,其背後是直受鎮南關掌控,裏裏外外,其實都是沒穿甲胄的楚人組成的燕軍軍卒。

晉東軍中的楚人並不少,一部分是通過戰爭抓來的俘虜再就業,一部分是範家和屈培駱從範城那裏帶出來的兵馬,還有一部分,則是偷渡過來的楚人標戶兵丁。

標戶的資格很難拿到,往往需要戰功,但有些時候,是可以有“恩賜”的;

在上谷郡這裏,尤其是這座留下鎮塢堡,裏頭的標戶就有不少,畢竟這裏是雙方勢力交界處;

民間百姓也懂得門臉的道理,門是臉,得好好打扮。

留下鎮就是面對楚地的一座門臉,可以加個之一;

在這裏,每天都有楚地偷渡的百姓過來,然後再被送往鎮南關背後的晉地。

這裏的“楚人”,吃得好穿得好,是對楚地展示的窗口;

一直到後世,邊境線上也是如此,往往對著國外一方的,高樓大廈精致輝煌;

上輩子鄭凡去旅遊時,還聽說過當地專門有人負責每天去空置的大樓裏開燈和關燈工作;

這倒不是弄虛作假,而是智慧。

這些楚人再將“標戶”制度誇得天花亂墜,以自己為例子不說,還有拉人頭湊業績的成分在,一個人拉來多少成年男丁或者成年女性,甚至是小孩兒,都是可以算“績效”的;

嗯,

王府很注重孩童人口,其實,每個勢力都清楚孩童是未來,但在他們可以成為合格勞動力或者戰力之前,得白養他們很久;

王府願意付出這個成本,用瞎子的話來說,孩童最容易洗腦。

洗掉其身上的“楚人”屬性,讓其認為自己是平西王府治下的子民,都是平西王爺精心呵護的孩子。

事實上,最早在盛樂城時,公費的學舍裏就是這般做的,甭管是燕人、晉人、野人、蠻人、楚人的孩子進來,都不會再去較真本身的民族屬性,全都同化為一個效忠對象。

劉大虎鄭蠻他們這一批,已經成長出來了,後續每年都會有一批批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進入軍中以及王府治下的各行各業;

當然了,上述“拉人頭”的方法,自然也是瞎子的設計,傳銷運用得好的話,當真可以迸發出極為可怕的潛力。

對此,楚國那邊也是做出了很多努力,想要抑制住這種人口流失,但腿長在人家身上,楚軍在渭河南岸也就幾座軍寨,漫長的渭河沿岸又不可能全都排上兵,不是汛期時,百姓抱著塊浮木就能到對岸來,然後對岸這邊的燕軍士卒還會接引他們。

瞎子提供了方法,但具體落實下去和進行改進的,則是金術可。

金術可讓邊境線上的軍堡士卒和巡邏士卒,以接應偷渡人口算軍功;

這樣可以極大的激發出下面人當蛇頭的積極性;

不過,也有副作用;

那就是有些邊境兵馬覺得“願者上鉤”太慢了,幹脆自己打過了渭河去楚人村鎮上搶人,導致雙方被動地開啟了新一輪的摩擦,渭河對岸那幾座新建起來的燕人軍堡,就是由這個情況下衍生的。

此時,

鄭凡正坐在留下鎮的一座酒樓的二樓靠窗戶位置,這裏也照搬了王府的模式,酒樓也是公家的產業;

眼下二樓,也就鄭凡這兩桌人。

一桌是鄭凡和金術可對坐,天天和傳業陪侍;

一桌是劍聖他們坐著;

酒樓的門是關著的,有店小二在門口說著今日歇業;

裏頭,其實一樓坐滿了甲士,是金術可調來的護軍。

鄭凡平日裏是個極為謹慎的人,但這次無論是去雪海關還是去鎮南關,他都表現得很隨意;

連隔壁的劍婢都為此覺得詫異;

這其實不難理解,辛辛苦苦苦這麽些年,自己這般努力,最重要的是魔王們這般努力,在這種巨大付出的前提下,要是連自己麾下的嫡系兵馬都搞不懂,那趁早找塊豆腐撞死算了。

這會兒,

鄭凡透過窗戶,看著下方街道,一群拖家帶口的楚人正在有序地被發放身份牌子,然後靠牌子去領飯食。

飯食就一樣,帶餡兒的饅頭……

那一座座高高疊起的蒸屜,正散發著誘人的米面香氣。

現在,這款吃食逐漸被下面稱呼為“平西饅頭”;

這裏頭自然是下面人對鄭凡這個王爺的“拍馬屁”行為,但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這個“宣傳口號”,到王爺治下來當百姓,不僅能吃到白面饅頭,饅頭裏還有餡兒,雖然是蘿蔔絲或者鹹菜的,但裏頭也是有肉絲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