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高呼吾名天外來客(第2/2頁)

啟山書院?楚辭想了想,確實有這麽一回事。原主十二歲那年,村裏的夫子已經再無東西可以教他了,於是便寫了一封推薦信給他的老朋友,讓原主上啟山書院求學。

原主去了那裏之後,便迅速地追上了進度,表現十分出類拔萃。縣學的一位夫子偶爾聽說了他,就私下和楚辭接觸,考較了他的學問之後,說可以讓他免費上縣學。

啟山書院一個月要交二兩銀子學費,縣學則更甚,一個月需要五兩。免費二字對家境不太好的原主來說,還是很有誘惑力的,於是在讀了半個多月之後,原主就去了縣學。

為此,村裏的老夫子有些看不上原主,對他也就冷淡了。

“原來是張兄,恕小生眼拙,一時沒有認出來,還請見諒。”

“楚兄哪裏的話,你學識淵博,是我等的榜樣才是。”張文海下了車,看樣子想要和楚辭多聊一會。

楚辭無法,只得抱著手上的紙和他站在路邊說話。

這張文海先是感慨了一番楚辭時運不濟,而後又安慰他有才識的人總有出頭的一日,希望他不要氣餒,再接再厲。說著說著,又說自己天性愚鈍,考了這麽久的科舉竟然還沒考中秀才,不比楚辭十四歲稚齡考上秀才,那何其風光。

楚辭耐心地聽著他的話,漸漸懂了他的意思,這家夥是覺得自己很聰明,想要從他口中得到一些考秀才的訣竅。

想清楚這件事之後,楚辭知道,賺錢的機會來了。

“張兄也不必妄自菲薄,依我看,你並非學識不如人,只是方法沒有用對罷了。只要方法找對了,做事便可獲得事半功倍之成效,反之,則是事倍功半。”

張文海一聽,眼睛立刻亮了起來。他就知道這楚辭有訣竅!當初楚辭在啟山書院時,書院上到院長,下到學子,提起這人無不嘖嘖稱贊的。果然,他轉入縣學學了一年多,就考上了秀才。

這下,書院上上下下的人都扼腕嘆息不已,若是他們沒有放走楚辭,十四歲小秀才就是他們的了。有了這塊活招牌,來年報名的人數肯定也會激增。

張文海他們就處在這樣的環境下,一旦做錯了什麽事,夫子必定以楚辭教育之。這讓許多學子心裏不忿。

張文海是屬於比較平和的那種,他只羨慕楚辭那份聰明。他家家境不錯,父親是商人,母親的嫁妝也頗豐,而且兩人只有他那麽一個兒子。

他從小本來也是被當成未來的商人教育的,學的都是打算盤,看賬本,誰叫商人之子不得科舉呢?

然而十年之前,朝廷突然將條令放寬了,說是對朝廷有巨大貢獻的商人子女可以擁有科舉權。

這巨大貢獻可就不好說了,但這些商人都清楚,朝廷因為連年征戰,如今國庫空虛,各地百廢待興,正是需要錢的時候。

但是這個陽謀誰都拒絕不了。自古士農工商,商人在地位上就低人一等,誰不想自己的子女有朝一日能夠成為士族呢?

張文海他爹求爺爺告奶奶才將銀子花出去,為老張家弄來一個科舉名額。

只可惜這張文海如今也是二十歲的人了,卻始終不開竅,考了四五年了還是區區一個童生。

面對父母的殷殷期望,張文海心裏像是壓了一塊石頭,壓的他快喘不過氣了。這天在路上碰見楚辭,他沖動之下便停了下來,想要知道點什麽東西。

現在馬上就要聽到了,他緊張地手心都出汗了。

楚辭低頭壞壞一笑,然後擡起頭裝出一副無奈的樣子,“只可惜我考秀才時那些筆記全都分了出去,不然還可以借給張兄看看。如今我俗務纏身,天天為那黃白二物奔波不斷,怕是沒時間和張兄多聊了。小生這就告辭,回去還要抄書呢。”

張文海的心瞬間全涼了,一個巨大的寶藏就擺在你面前,你卻不能將它挖開看看,這是多麽令人遺憾的事情啊!

可是他也沒有辦法,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楚辭抱著白紙離去。

楚辭邊走心裏邊罵:這笨娃,還是商戶子呢,腦袋怎麽如此不知變通呢?不過,這筆生意他做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