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古代版五三如何(第2/2頁)

“你話怎恁多?我這三日皆在書房苦讀,怎會有答不上來之理?你這懶貨,快給我出去候著,等楚兄一到,就來通知我。”張文海惱羞成怒,斥了小橙子一頓。

“是,少爺。”小橙子垂頭喪氣地往外走,剛走出房門就看見楚辭正朝這邊走過來。

“少爺,楚公子來了!”小橙子馬上叫起來,惹得張文海又怒瞪了他一眼。

楚辭倒是笑了,這種久違的感覺。以前在高中時,一般當他走到樓道裏,班上就會開始發警報。等他到了班裏,看見的就是他們勤勞刻苦的樣子。

“張兄,這三日可做好準備了?”楚辭打斷了正搖頭晃腦讀書讀得起勁的張文海。

張文海做“訝異”狀:“楚兄是何時來的?我竟不曾出門迎接,實在失禮極了。”

“你我之間就不必講究那些虛禮了。看你認真刻苦的樣子,這幾日想必都在用功,咱們就直接開始吧。”楚辭在他對面坐下。

張文海:“……楚兄,試卷呢?沒有試卷怎麽答題?”他已經習慣以分數來激勵自己了。

楚辭搖了搖頭:“咱們今天口義即可,不必書寫。”

張文海又有點緊張了,寫的時候他還可以多思考一會,直接口述,不會又落得上次被問得張口結舌的下場吧?

“那麽第一題,有雲'吾日三省吾身',請以下文答之。”楚辭隨口說了一題。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謹對。”這是論語裏的題目,張文海前些日子被論語虐了八百遍,幾乎是脫口而出的。

“善,第二題,有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請以其名答之。”

“其名曹劌。謹對。”這句出自《左傳.莊公》裏的曹劌論戰,張文海也是不假思索便答了出來。

“善,第三題,孔子見《詩經》,大贊,請以其言答之。”

這題文中並沒有直接答案,但是只要讀過《詩經》的人,都知道孔子對它的評價。於是,張文海答道: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謹對。”

“第四題……”

“第十題……”

“第十二題……”

“第十八題……”

“第二十題……”

張文海越答越自信,幾乎是題一問出便能立刻回答,而且回答的都準確無誤。

“恭喜張兄,這墨義關算是通過了。”楚辭沖他笑了笑。

張文海卻有點不可置信:“什麽?可是這……我才答了二十題!”之前貼經折磨了他半個月,為什麽墨義只二十口義題就過了?墨義不要面子的嗎?

楚辭搖了搖頭,說道:“題目不在多寡,而在其是否有用。既然它足以證明張兄你已經通讀這幾本書了,又何必再畫蛇添足呢?”

見張文海還是有些疑慮,楚辭又說:“這貼經和墨義,兩者之間自有相通之處,可以說,墨義相對於貼經,反而還更簡單一些,張兄你於貼經上已經能夠爛熟於心,墨義題自然也能對答如流。不信的話,你將這幾年縣試題集買來一試便知。”

“可是,縣試題集我已經做了七八遍了,早已經倒背如流了。”張文海苦惱地說。

“那就去買別的題集。”

“可,除了縣試,拿個書院會將他們平日所擬之題泄露於外人呢?”張文海以前在啟山書院也不是核心弟子,平日裏所做的題都是先生自擬的,他覺得還不如楚辭剛剛隨口問的幾個。

楚辭聽了這話有些發怔,這麽可憐的嗎?練習題都買不到。

想想前世,滿大街的書店裏都是《五三》、《高中萬能解題模板》、《天利38套》之類的刷題聖典。

王某雄和薛某星這兩個被無數老師追捧,被無數學生恨得咬牙切齒的奇人,就是這類書籍的締造者。

像什麽“為生不識王某雄,便稱學霸也枉然”和“題海至尊,王者稱雄,號令群書,莫敢不從,某星不出,誰與爭鋒”這樣的口號,簡直是A市高中人人傳唱的經典語錄。

突然,一個念頭飛快地從楚辭腦海中閃過,他……為什麽不能出一本題集呢?

他在現代時,每次要出題目,大家都是首推他去的。不論是學校平時的月考還是期中期末考試,他都擔任過出卷人。就連A市十校聯考,他也占據過一席之地。他的腦子再加上原主的實力,出點題目又算得了什麽呢?

想到以後街道上人人手裏都捧著一本“辭海題集”埋頭刷題,楚辭就忍不住嘴角上翹,是的,他連題集要叫什麽都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