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批書號(第2/2頁)

“唉,那日我向他求畫,那天外來客得知是書坊黃管事親自作陪,便一口答應了下來。他是一個讀書人,身負秀才功名,為了造福各地學子,所以欲出一本題集給他們做為練習之用。”話已至此,在場都是聰明人,自然明白陸掌櫃的意思。

那徐老爺朝著黃管事看了一眼,而後微微點頭。

黃管事便開口說道:“想必他是在擔心這書號的問題吧?此等造福民生社稷之事,自然是越快越好,我會向文書上報,盡快批一個名額下來。”

陸掌櫃大喜,起身朝他們拱了拱手道:“兩位老爺如此關懷民生,實是我袁山縣百姓之福,在下代天外來客謝過二位了。”

“這潤筆也收下吧,他一介學子,生活有諸多不易,我等自然不能坐視。”

俗話說,窮秀才,富舉人。一個秀才能去給人畫插畫,家境必定是十分貧寒的。

陸掌櫃推辭不過,只能接了。

待陸掌櫃離開之後,黃管事說道:“徐兄,你為何要幫他批書號?”五十兩銀子換一幅畫已經足夠了。

“能將我家小姐描繪的如此真實,縱使他的要求再高一點,老朽也無所謂了。我家小主人看見這畫,心中必然歡喜。去世之前,小姐將嚴祭酒的名貼給了我,去辦個縣裏的書號,還是綽綽有余的。”這徐老爺嘆了口氣。

他家老爺是嘉佑十六年的進士。因為他無心官場,便回到家鄉來做一個富貴閑人。

他家小姐是老爺的第一個孩子,老爺喜愛非常,於是將她帶在身邊,親自教她讀書識字,也不願以世俗眼光來苛責她。

小姐六歲之時,夫人又產下一子,卻因血崩之症而離世。老爺痛不欲生,因兩個孩兒需要照顧,他只能強打精神。他心中疼惜這兩個生母早逝的孩子,之後再未娶妻,一心只想好好撫養他們長大。

在小姐十六那年,她跟隨老爺一起出外遊玩,途中遇到一個落魄書生倒在路邊,已經快要餓死了。

他家老爺心善,將人救起之後,考校了這書生學問。老爺見他是個可造之材,便起了心思收他為徒,將他帶回府中細心教導。

他家小姐天性爛漫,和老爺一樣愛讀書,時常出入書房之中,聽老爺講課。日久天長,她在和這書生相處之時,兩人漸生情愫。他家老爺雖覺於理不合,但也樂見其成,就做主將小姐許給這書生,結兩姓之好。

兩人成婚一年後,那書生進京趕考,此時小姐已經有了身孕,便安心在家待產。孰料這書生竟一去不回,再沒有音訊。

小姐痛苦不已,生下孩子不久後,便毅然上京尋夫。經有心之人帶路,她直接去了一處宅院,那裏正在舉辦婚宴。於人群中言笑晏晏,舉杯暢飲的那人,正是她那杳無音訊的丈夫。

小姐當場便要和他斷絕關系,沒想到被家丁押了下去,關在一處柴房裏。後來她才得知,原來這人上京趕考,不幸落榜,在寺廟散心之時,意外救了來上香的佳慧縣主的女兒。

那女子對他一見鐘情,非他不嫁,縣主夫婦無奈,便允諾了這件事。現在他家小姐這一鬧,幾乎全京城上下都等著看縣主家的熱鬧了。

最後,那縣主夫婦想出了一個辦法,讓她女兒裝大度,把他家小姐迎回去做了貴妾。那陣子,無論是誰提起縣主女兒,都要贊她有容人之量,堪為大婦之表。

可憐他家小姐,一個好端端的正室夫人,竟遭貶妻為妾,實在是讓人扼腕嘆息不已。

他也不知道他家小姐到底是怎麽同意的,只知道那事之後,她就再也不會笑了。他家老爺因為這事,終日郁郁寡歡,只說是自己識人不清,害了女兒,於三年前撒手人寰。

就在不久之前,小姐也因病去世,她死前最後的願望就是回鄉安葬,並且要求小少爺在此守靈三年方可回京。

那本《繡娘傳》也不知是何人所作,影射的就是這件事。可憐他家小姐一死,就有那心黑之人汙蔑她的名聲,書中將他家小姐描述成不守規矩,不知禮儀,與人私奔的婦人,還格外突出公主的深明大義和書生的溫柔多情。

徐管家在他家小少爺書房看見時勃然大怒,不知是誰這般惡毒,將此書給了他家小少爺。

可是小少爺卻說:“這書中插畫上的女子好像阿娘,徐爺爺,我想阿娘了。”

徐管家看著白白嫩嫩的小少爺含著眼淚看著自己,心裏忍不住狠罵了負心郎薄情漢一頓。

但小少爺自小姐離世後,終日茶飯不思,身形日漸消瘦。徐管家見他日日捧著那幾頁插畫,終究是不忍。於是他尋了多方關系,才得了這一幅畫,比插畫上的人更肖他家小姐。

希望小少爺看了,心裏能夠高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