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國喪(第2/3頁)

“話雖如此,可我們到底不是忘恩負義之輩,若就依了此言,不思回報,日後恐被世人嘲笑。楚秀才是讀書之人,黃白之物對你來說太過庸俗,自晉陽當初學成歸來後,他父親就到處走走看看,總算在長溪村周圍買到了十幾畝良田,還望楚秀才不要推拒,不然老夫和他父親再無臉出去見人了。”

十幾畝良田,聽上去應該還是連在一塊的,根據市價起碼二百三四十兩往上還不止,這可是實實在在一份大禮了啊!

楚辭假裝思考,手也不去接。方父卻一直將它舉著,也不曾收回。

楚辭嘆了口氣,終究還是接過了:“老太爺和方老爺如此盛情,小子卻之不恭,只能收下了。”

“這才對呀!往後我們晉陽還要靠楚秀才你多多關照,若在小事上都要分得那麽清楚,倒顯得生疏了。”方家老太爺笑道。

幾人又說了幾句話,然後方父親自安排車馬,送楚辭回縣學。

一路上,楚辭心想:這方家出手如此大方,張家恐怕在設宴當日應該也還有表示,像張老爺那種商人,當時被他幾句話就勸回了五十兩銀子,想必是還有後手吧。

果不其然,兩日後,張家宴席散後,張老爺也邀楚辭書房一敘,遞給了楚辭一個盒子,裏面裝著袁山縣城的一張房契,兩進的院子,沒有二三百兩根本拿不下來。

楚辭要推拒,張老爺便唉聲嘆氣,只說自己一介商人,實在不會送禮,若楚辭不喜,他便把這房子也換成良田送給他。

楚辭就知道這些老狐狸互相通了氣,一個送房,一個送田地,將剛剛脫貧的楚辭硬生生拱上了小康之路。這還只是帶了兩個家裏有錢的學生。若是再來幾個,恐怕他要一躍成為長溪村首富了。呃,說不定現在就是了也未可知。

……

這次袁山縣一共出了十六個秀才,可讓縣令高興壞了!

這些可都是明晃晃的政績啊!想他的前任曲縣令,在這袁山縣近十年的時間,也就是那次十四歲中了秀才的楚辭讓他得以在其他縣令面前風光一下。沒想到的是,這次袁山縣能取中約三分之一的秀才,靠的也是楚辭。

那本題集讓學子們得到了很多的鍛煉,特別是其中的九章題,更是點撥了很多人。這次院試題是甘州府知府親自擬的,這位大人喜愛九章,當初差點就成了國子監的算學博士,故而他出的題目都是比較稀奇的,這次院試未取中的,大部分都是九章沒有做對兩道題的。

他等著學子們家裏設宴完畢之後,才下帖子邀請他們前往縣衙赴宴。席間他勉勵眾人好好學習,在三年之後的鄉試上繼續發光發熱。

宴席舉行到一半之時,突然一封急報傳來,縣令大人立刻整理衣冠去接,卻得到了一個晴天霹靂。

上位四十二年的嘉佑帝,駕崩了!

席上的東西以最快的速度撤了下來,縣衙也用最快的速度布置上了白色幔帳,將一切代表喜慶的東西都藏好了。

而後縣衙敲響登聞鼓,將這個消息宣之於眾,並且要求他們於明日之內布置好,務必全城縞素,大家身著麻服,為先帝守孝十五日。

這十五日內,菜裏不得出現葷腥和姜蒜之類的調料,不得飲酒作樂,不能大聲說笑,夫妻不得敦倫,一切嫁娶喜慶之事,也必須擇日再舉。

張文海和方晉陽赴宴歸來後,立刻讓家人去買白布和麻布,趁著大家還不知情早早備上,不然晚了就買不到了。若是因此事被有心之人檢舉,那對仕途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除了準備自家的之外,他們不約而同的想到了楚辭。

面對縣學門房的通知,楚辭跟著他去了門口,一臉懵逼地望著地上兩大摞白布和麻布。

“楚秀才,我家少爺讓我轉達你一句話,天塌了。”石頭指了指上空說道。小橙子也不甘示弱,“我家少爺也有一句話要說。”

他靠近楚辭,然後在他耳邊說了一句“陛下死了”。

楚辭滿頭黑線,得虧張文海還記得囑咐小橙子不要大聲嚷嚷,不然不敬之罪沒跑了。難道他以為不說的這麽直白,自己就不知道了嗎?瞧人家晉陽多麽含蓄而簡潔。

不過,他心裏怎麽就這麽暖呢?

若說家人和夫子對他好有些因原主之故,那麽張文海和方晉陽就是他實實在在發展而成的。有友如此,夫復何求呢?

還不等楚辭將東西搬走,那廂徐管家也匆匆來了,“楚秀才,你在這正好,我這裏有一些布和麻衣,你們明日記得套上,房間裏也要掛上啊。”

楚辭無奈地指了指地上,徐管家才看清那兩大摞物什。

“無妨,這些都是整匹的,你們不好裁剪,可以送給旁人。我這裏都是按你們的身子裁剪好的,白布也剪成了布條,可以直接掛上去。我還要回府布置,請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