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回村(第4/4頁)

“娘,這是什麽粥,吃起來挺不錯的。”楚辭往嘴裏又送了一口,最近天天都是應酬,入口的全都是油膩膩的東西,冷不丁吃上這麽一碗爽口的米粥,真讓人從肚子裏舒服出來。

“這是紅薯粥,你要是喜歡吃,我天天都煮給你吃。”楚母慈祥地看著楚辭大口大口地喝粥,世上還有比孩子愛吃你弄的東西更幸福的事嗎?

“對了,你不是喜歡吃小菜嗎?家裏今年腌了好些小菜,什麽酸黃瓜,辣豆角之類的。聽說你喜歡啊,那些嬸子都把自己家裏腌鹹菜的訣竅跟你大嫂說了,你想吃誰家的都可以。”

“嗯!”楚辭點點頭,吃家裏的飯菜,難道不是一種享受嗎?

楚辭吃完飯,略走動了一會,就拿著書去他的“桃花源”了。自從他考上舉人之後,就再也沒有機會好好讀過一日書了,基本上每天都在應酬。現在好不容易得了清凈,應該是讀書的時候了。

後院的小山坡上鋪滿了落葉,楚辭坐在石凳上,專心地看著書。偶爾飄下來一片金黃的落葉掉在他的書上,他也只是輕輕拂去。

他現在看的是唐人手抄本《戰國策》,看完了這一本,還有一箱子書等著他去讀。這一箱書是寇靜給他搜集的,除了關於春秋的書目之外,還有各種名人傳記。這些書市面上並不流通,基本上都藏於別人家的書房,也不知寇靜是用什麽方法弄來的。

搞學問的,都有這麽一種焦慮的情緒存在。那就是,會的東西越多,就越覺得自己目光短淺。

韓愈曾寫過: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樣的詩句。就連老莊這樣的聖人也發出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樣的感慨。

楚辭身為穿越者,原來難免有些掌握先進知識的驕傲感。但隨著他越來越深入的學習這些古書上的文化,他就越為自己的想法而感到羞愧。

他不再把讀書當成是通往仕途的階梯,而是真正的開始做學問。他也想像先賢們一樣,著書立說,為萬世表率。

雖然這個願望可能很難達成,但是他會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就實現了呢?

當然,科舉也還是要繼續考的。一個舉人著的書有幾個人會去看呢?想要達成願望,必先揚名天下才行。

楚辭了解了一下會試考的東西,其實和鄉試考的是一樣的。只不過競爭的對手不同而已。

想想這些舉人,就好似浪裏淘金一般淘出來的人才。腦子裏沒點真東西,壓根就摸不著這扇大門。

他要與之競爭的,是全國上下數千名優秀的人才。他們有的年紀很大了,在學問一途上,年紀越大,就代表著積累的知識經驗也越多,當然,年輕的天才們後來者居上的情節也時有發生。

很多世家子弟,家中都有族學。他們不會就讀於外面的書院,但知識經驗卻是家中長輩親自傳授的,他們也不可小覷。

前途漫漫,道阻且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