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白駒過隙(第2/3頁)

小孩子就是這樣,有些東西你不說他就不會想起,你一說,他就不得了了。張虎借著酒勁,哭了一宿,楚辭也一宿沒怎麽合眼,倒算是成功守了歲。

大年初一放鞭炮,正月十五鬧元宵。正月十五這日,楚辭終於還是出來走動了。這段時間,他除了給穆大人拜了個年之外,都是窩在屋子裏讀書做文章。

京城的大街上尤其熱鬧,城中空曠處有富商放起了煙火,那副場景確實也只能用“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來形容了。

寶馬雕車穿梭在京城的大街上,偶爾可見頭戴娥兒雪柳的麗人臉罩白紗,手持宮燈,行走間帶起一陣陣香風。

這繁華的景象讓楚辭有一瞬間的恍惚,想起了那個繁榮昌盛的時代。

“老爺,你怎麽啦?”張虎興致勃勃地走在前面,手上提著一個兔子燈,很難想象,在眾多宮燈之中,他竟然會選擇拿個兔子的。

“沒什麽,走吧。”楚辭朝他笑了笑,繼續向前走。

他到底沒有稼軒居士的運氣,逛了一夜,到底沒能“驀然回首”發現某人“正在燈火闌珊處”。

許是那夜受了點風寒,楚辭回到住處之後,一直都有點咳嗽,吃了幾副藥都不見好。張虎急得不行,不知從哪裏聽來一個偏方,用冰糖燉了白蘿蔔給他吃。說來也是奇怪,楚辭拗不過他,吃了幾天,咳嗽確實見好了。

張虎很是感激告訴他偏方的婆婆,但楚辭私底下認為,是他的身體受不了這怪異組合的味道,已經不敢咳嗽了。

等他身體好全,已經可以去吏部領舉人文書了。

科試前一日,楚辭有些坐立不安,因為他的好友陳子方和江淮都還沒有到京城。當然,也不排除他們可能已經到了,但是由於京城太大無法聯系。

雖然楚辭在西江會館是留了字條的。他給了那位大叔一點銀子,讓他如果見到陳子方或者江淮,便將紙條給他們。

科試借用了國子監的場地,參與者也有數千人之多。楚辭選了一個靠門的座位,一直緊緊盯著門口。他希望江淮和陳子方能如電視上演的一樣,在最後一刻進入考場之中,對他粲然一笑。

他看到了均山縣的沈從飛,看到了西江省國子監的厲尚恩等人,可就是沒有看見想看到的那兩個人。

他一直注視著大門,直到大門緊緊閉上了,也還是沒能看見二人的身影。

不知道是不是這種心情的影響,楚辭科試考的並不理想,排到了三百多名的地方。甚至比之前排名在他之下的幾個人都要差。

厲尚恩等人自然是有些幸災樂禍的,但高興之余卻也難免有些物傷其類之感。當時在西江省,他們共同競爭解元之位。但在這偌大的京城裏,面對著全國各地的學子,他們忍不住地想,相較於其他地方的人,這個楚辭看起來也沒以前那麽面目可憎了。

沈從飛和楚辭一貫聊得來,對他的狀態很是擔心,特意幾次上門開導他。楚辭感念他的好意,慢慢地也釋懷了。

他們兩人不知是遇到了什麽難題,但他之前就已經說過了,他會在京城等他們所有人。

若是他因為心中愁緒考的不好,不止對不起家人和兩位先生,同樣也對不起這些對他殷殷期盼的同窗好友。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楚辭更加努力讀書,時間越推越晚,真正做到了“三更燈火五更雞”。

讀書的同時,他也沒有忽視身體。已經停了一段時間的五禽戲又練了起來。

會試首場放在二月初九,此時南方也許已經艷陽高照了,但北方的冬天卻還是一如既往地冷。

在這樣的天氣下,僅靠著幾件單衣和一盆炭火是遠遠不夠的。若是沒有一個強健的身體支撐,恐怕第一場就要倒下了。

怪不得先賢會說“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才能“曾益其所不能”,不吃一點苦頭,怎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臨到會試前幾天,楚辭命張虎將他房間的地龍停掉了,夜裏只以火盆支撐。

就這樣抖抖索索地過了幾日,他的身體倒也慢慢適應了這種溫度。

二月初七日,張虎開始給楚辭準備會試要用的東西。他原先哪做過這種事,生怕自己做不好,便找到阿文向他取經。阿文不厭其煩地教了他好多東西,張虎聽得也格外認真。

楚辭看著他備好的東西,便誇了他幾句,喜得張虎牙不見眼,做事更加起勁了。

除了張虎備的東西外,楚辭還往裏面放了一些溫補的藥材,人參也送到了醫館,讓大夫泡制成參片,可以含在嘴裏,有固本培元,生津安神之效。

會試和鄉試大部分都差不多,只會試的時間還要再短一些,一共是九天六夜。

也就是說,他們二月初九日入場,然後十一日早晨交卷離場。真正考試的時間,只有一天一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