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目標(第2/2頁)

可以說,去年的張乾和那位大人,都是左右二相博弈中的廢子。

今年的這位大學士姓關,他秉持著右相一派一貫的思想,想要取得文章基本上都是銳意進取,以變法革新為主的。

當然,這也不是個秘密,本來所有學子都可以按照這個路子去寫。可是,壞就壞在,今年的主考官是皇帝,關大人明面上只能以副主考的名義參與判卷。除他之外的副主考還有三人,其中一個是左相那邊的,還有兩個態度曖昧不明,讓人摸不清底細。

雖說由他全權負責此事,但那三人卻也不是沒有發言權的。像這次會試,寫的太過,鋒芒畢露的革新派士子,都被按頭壓了下去。而那些寫的太過保守,偏向復古派的,自然也被關大人一票否決了。

這兩邊共同推的,是一篇立意很是新奇的文章。像其他的文章,無論再怎麽隱晦,都能看出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而這篇文章,卻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分析利弊,不偏不倚,可以說是十分公平了。

首先是中立的官員比較看好這一篇。這些年來,兩邊羽翼豐滿,經常鬥得不可開交。而他們這些未表明態度的,經常是早上赴了東家的宴,晚上又要去赴西家的,雖兩邊都不靠攏,但兩邊也都不敢得罪。這一來二去的,腰身也不知粗了幾圈。

這些天來,他們改的文章不是鋒芒畢露的,就是極古板端莊的,讓人看了實在頭痛。

這篇文章一出,他們立刻便往上推了。那兩邊的看完後也對視一眼,覺得此子雖不是自己這邊的,但可以發展一下,總好過舉薦出色的被對方刷下來的好。

就這樣,在此次會試中,將中庸之道奉行到底的楚辭,猝不及防地成為了此次會試的會元。

“會元郎,恭喜了。”唱名官看著被叫到近前還有點懵的楚辭,對其報以非常和善的微笑。

“多謝大人。”楚辭回過神來,拱手笑道。會試前他暗中分析局勢,細心打聽了此屆副主考們的糾葛,還真讓他誤打誤撞得了第一。

像這種黨派之爭的,誰敢冒頭誰就是炮灰,遠不如中立來的安全。他猜到自己能中,但竟不知能得個第一!

會試原也是需要拜座師的,但這次的座師是皇上,誰還敢代皇上受學子們的禮呢?所以,唱完名之後,大家就各自回家去了。

因著新帝登基,各地空缺較多,所以此次會試一共取了兩百七十八人。錄取率差不多達到了六比一的樣子,比起鄉試時的六七十比一,會試確實要容易的多。

會元人選一出,那些未下注給他的不由扼腕嘆息,下了注的卻高興得不得了,如果楚辭在殿試上表現出色,被封為狀元郎的話,那麽今年又是要爆冷門了!

楚辭不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還牽動著那麽多人的心思,他只知道,殿試在二十一日舉行,他該好好想一想,殿試上陛下可能會出什麽問題了。

殿試只有一日,在保和殿內舉行。原來是放在廣場上的,可是北方風大,吹得宣紙啪啦啪啦響個不停,於是後來就改在殿內舉行了。

殿試的題目由皇帝陛下當場出,大家由皇上出的題目寫一篇策論即可。

這策論呈上來後,先由內閣評卷,也就是兩位相爺和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大學士等組成的。評出最優的十人後,交由陛下評判出前三名。

也就是說,想讓皇上看到你的文章,首先得先進前十。評卷的五個人裏,至少得有三個人認可你才行。而且今年會試取的人比較多,可能還有副手幫忙,怎麽樣才能在這些人的手中脫穎而出,位列前三,甚至頭名呢?

剛開始的時候,楚辭其實並沒有中狀元的野心。他只希望能夠考中進士,結束苦逼的科舉生涯,展開人生的新篇章。

可是,他中了會元,這一切又不一樣了。

在鄉試時,他是一省解元郎。在會試後,他又是會元郎。如果殿試上取得狀元郎,那麽就可以達成“三元及第”的成就了。

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能夠“三元及第”的又有幾個?楚辭在現代時曾經了解過,從隋朝有了科舉制開始,獲此殊榮的,一共只有十六人。

楚辭是個讀書人,哪個讀書人不曾做過自己連中三元,金榜題目的美夢?何況,他並不是沒有一爭之力的。

這個世界雖然在他所知的歷史後期拐了個彎,但是對楚辭來說,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也許,他也可以在這漫長的歷史之中,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要讓後世之人謹記,世界上曾經出現過一個叫做楚辭的人,他乃是大魏朝建國以來,第一位“三元及第”的狀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