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狀元之材(第2/3頁)

楚辭未免視線被他發覺,只看了幾眼便垂下了頭。不知道為什麽,他總覺得這位陛下看上去有些面熟。

二百多人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一刻鐘之後,便已悉數進殿落座。

“眾位賢才今日匯聚一堂,往後都將成為我大魏朝棟梁之材,管理一方水土,此實乃我大魏朝之幸也。”

所有學子站起身來,拱手謝道:“謝陛下誇獎,吾等必將肝腦塗地,死而後已,為大魏朝克盡綿薄之力。”

說完了場面話後,皇上示意大家落座,然後執起朱筆,在明黃聖旨之上,寫下了一道題。

讀卷官上前,恭敬地接過聖旨,然後站在台上,大聲讀道:“今春多雨,某地河堤崩塌,洪水肆虐,淹沒農田房舍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地。治國者當何如?為官者當何如?為民者當何如?”

楚辭邊聽邊將題目記於紙上,心中暗暗吐槽皇上,原還以為只是涉及某一方面的,沒想到竟是每個方面都涉及到了。無論是治國,還是吏治和賑災都包含其中,可真省事。

心裏雖吐槽題目覆蓋廣,但實際上,出這樣的題目,楚辭還是很有信心答好的。

他回想了現代的一些治理手段,在腦海中總結了一下之後,便開始動筆寫。

“某縣遭災,河堤崩塌,百姓流離,此乃國之不幸也,吾等痛心疾首不已……治國者,當從各地廣調糧草齊匯災處,以解災民之饑,並遣欽差二人,沿途互相監督,不可使貪墨一事重現。除此之外,還需調遣工部善興修水利之官員前往,或修復河堤,或開鑿河渠,引水分流。還應從太醫院派遣醫者若幹,以免洪水過後,瘟疫肆虐……為官者需當機立斷,於暴雨肆虐之初,便早做提防,令轄地之民遷往高處避難。若已失先機,必沉著以對,令屬下官員衙役,調遣船只,救濟被困災民。待朝廷糧草撥下,應廣設粥棚,賑濟災民,為官者須纖毫必察,勿要使貪官汙吏之流陷百姓於水火之中……為民者當自強,青壯愛惜老幼,遇災之時互幫互助,或成立自救隊,以善水善舵之人為先,救濟鄉鄰……”

楚辭大筆一揮,寫下這洋洋灑灑數千字,字字句句皆是結合歷史,參造未來,以本朝百姓為基礎,以現實中可施行方案為準則,才成就了這麽一篇文章。

他本就坐在第一位,皇上只要稍微低頭,便能看見他奮筆疾書的樣子。等他停下筆,舒了一口氣,臉上露出自信笑容時,皇上便注意到了。

他環視考場,見眾學子有的皺眉沉思,有的伏身書寫,再無一人將筆放下。他便起身從座位上站起,然後開始巡視考場。

楚辭揉了一下手腕,將答卷拿出,準備開始謄錄。一道陰影突然覆蓋在他上方,楚辭瞥見那明黃衣角,身體有些僵硬。

片刻之後,他若無其事地將身體略微向旁邊移了一下,讓皇上能夠看得更仔細一些。

皇上也不客氣,見他大方讓開,便直接將他寫在草稿紙上的文章拿在手上看。

看過之後,皇上將稿紙放回,臉上似有薄怒。有心之人看見了,心中浮想聯翩,暗自下了決定。

楚辭不知其中彎繞,見稿紙已經放回,便開始將其謄錄在答卷之上。

當殿前那柱香燃盡之時,便有人下來收答卷,將其抱至內閣處,由那些大臣閱卷。皇上起身離開,大家山呼萬歲,恭送皇上。

此時已近中午,皇上體恤這些學子,賜廊下食。有些學子們吃的十分斯文,動作十分小心,小小一口飯食,含在嘴裏嚼了幾十下方才咽下去。

他們有自知之明,可能今天,就是他們人生中最光彩的一天,這頓廊下食,也會是他們吃的最隆重的一頓飯。

楚辭吃著這些蒸的軟爛的菜肴,心裏有些郁悶。這菜的造型看著是好看,可是這次燉煮了不知多久,又是從禦膳房大老遠的送過來的,其中滋味早已失去了。但他不敢剩飯,還要向其他的人一樣,一粒米飯都不留,菜湯也全部喝掉。

吃完飯後,他們又進入保和殿中暫做休息。此時大殿之內,除了他們這些學子之外,就只有幾個小太監了。有些學子便四處走動交流,臉上神色也變得生動起來。但仍有一些,卻還是像之前那般端坐於原處的。

就這樣待了一個下午,大家漸漸有些焦躁起來,這時門外傳來太監的通傳聲:“萬歲爺到!”

大家又連忙起身行禮,心中無比激蕩,因為決定他們命運的時機已經到了!

皇上坐上高台,內閣的幾位大臣們也已經出來,坐在皇上下首,面對著這些學子。

皇上看著擺在前面的十份答卷,開始一一翻閱。看到第一張時,他愣了一下,終究還是皺著眉頭將第一份看完了。他又往下翻閱,眉頭皺的更加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