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攬權(第2/2頁)

“原是如此?看來,是下官誤會各位大人了。這樣吧,京城通往南郊那條路因為少有人走,道路崎嶇坎坷,車馬難行,不若戶部撥銀,工部承建,將此路修好。到時候京城百姓們要去文化園也方便一點,如何?”楚辭說完,端起茶盞,慢慢飲了一口。飲茶間隙,他擡眼看了看那幾位的神情,心裏爽快了許多。

“修路?”王大人臉有不豫之色,“敢問楚司業,這修路起何作用?”

楚辭疑惑不解:“下官不是說了嗎?這是方便老百姓們通行啊。”片刻之後,他看了看王大人的耳朵,面露恍然大悟之色,又把剛剛的話大聲地重復了一遍。

王大人先還不明白他為何要這樣,待想清楚後,臉立刻黑了下來,楚辭小兒,欺人太甚,此舉分明是譏諷他年老耳背!褚英在一旁坐著,實在忍俊不禁,只能以手掐腿,克制自己的表情。

“楚司業,王大人是想說,這修路一事並非迫在眉睫,咱們還是談一談文化園吧。”左侍郎李大人見狀,開口說道。

“大人有所不知,有時候,這路比景更重要。若有兩處地方,一處道路平坦開闊,一處崎嶇蜿蜒,那麽人們會選擇去哪一處呢?而且,到了祭孔那日,非但京城百姓會去看,外邦使團也會去看。若到時因為這道路崎嶇難行,壞了大家的興致,那就不美了。”楚辭反駁道。

“楚司業,這修路一事暫且不提。”程大人終於又說話了,“你還不知道吧?聖上前天早上已經下旨,將孔子誕列入民俗節慶之一,令全天下百姓一同祭祀,還說京城將修建文化園,到時必相邀各地有識之士一同遊玩。如今,這聖旨已經快馬加鞭送去了各個省,不出半月,大魏朝上上下下都會遵造聖上旨意,一同祭孔。要知道那些商人難擔大任,到了那日,客人來了,京城的文化園卻還沒修好,豈不是讓全天下人都看了笑話?聖上要是顏面盡失,一定會追究楚司業你的責任,到時恐怕你難脫幹系啊。”

程大人打著為楚辭著想的名號所說的話聽起來冠冕堂皇,好似有幾分道理。但是,他的推測都建立在商人修不好園子上。

“商人行事作風雖比較散漫,但是只要誘之以利,他們必然會盡力而為。若各位大人不相信,不妨同下官一起去看一看。此時距那日已有兩三天的時間,若這幾日他們未動分毫,那下官一定將這事交與戶部、工部共同管理,不知大人們意下如何?”

程大人和趙大人對視一眼,微微點了點頭。他們心想,修建園子必大動幹戈,昔日工部修建工事,哪能兩三天就動工?

“既然楚司業都這樣說了,我們便跑一趟又如何?其實啊,我們此舉也是為了保全大魏朝的顏面,不然何不幹脆在府裏享享清閑,又何必給自己攬事情做呢?”

這些虛偽的人,擺明了既想占便宜又想得清名,可惜的是,這世上哪有這樣的好事呢?

楚辭對他們話不置可否,只是站起身,恭敬地在一旁等著他們先行離開。褚英跟在王大人身後沒有回頭,但卻悄悄背過手,對楚辭豎起了三根指頭。

楚辭看後,心下大定。褚英這是想要告訴他,賬目上的錢已經劃出去三次,這必是用於購買修建文化園所用的物件。

幾輛馬車從戶部衙門前駛離,朝著南郊而去。南郊行人稀少,車馬行走在此間十分顛簸,戶部尚書年紀最大,坐在車廂裏差點被抖散架了。工部尚書也被抖得直皺眉,掀開簾子看了一眼外面,認真地思考起修路這個提議。

約莫走了一個半時辰左右,他們一行人才到南郊。這裏除了楚辭當初為了畫圖來過一次之外,其他人都沒有來過。眼看著這裏一片荒蕪,戶部尚書和侍郎們的眼裏流露出幾分笑意,看這楚辭還有什麽推卸之語,要不是怕楚辭直接在皇上面前告他們一狀,他們便是直接將這事攬過來又如何?

“楚司業你看,老夫早就說了,這些商人行事散漫。如今雖還有月余時間,但只要他們日日拖延,恐怕到了孔子誕那天,這裏還只是一片荒地啊!”

“正是如此,不如就將這事交與我們戶部……與工部全權負責,到了時間,楚司業只管來驗收便是,這樣,你在皇上面前也好交差啊!”李大人接著話茬說道。

楚辭的視線卻放在地上,聽了這兩人的話後,他笑了笑,說道:“恐怕要讓兩位大人失望了,這些商人已經動工了。你們看,這泥地上有多條深深的車轍,分明是運送重物所致。這南郊並非什麽繁華之地,這重物必然是用來建造文化園的木材或其他。不信的話,大人們只管跟著這車轍走一走,到了盡頭一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