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出題(第2/2頁)

“福公公已經升為傳旨太監帶班首領了,往後如非有手諭,不然福公公一般不會親自宣旨了。”這太監說話十分陰柔,楚辭雞皮疙瘩都快起來了,他還是更喜歡小福子那種風格的。

“多謝公公了。”

“哎喲~楚司業,您客氣什麽,我叫小安子,您也可以叫我安~公公。”小安子說著,還飛了個媚眼過去。

楚辭緊捂胃部,要是這人長得像褚英和溫然一樣漂亮也就算了。你說你長著一張張飛的臉,這樣做合適嗎?

帶著清空血槽的打擊,楚辭坐上了馬車。不知道皇上又找他有什麽事,就連國子監看門的都知道,只要宮裏來人,就一定是來找楚司業的。

這次召見的地點是禦花園,這個不是後宮娘娘們逛的那一個,而是皇上用來招待臣子的前園。

此時正值秋季,本應萬物凋零,可禦花園裏卻還是姹紫嫣紅的,像什麽木芙蓉,千日紅,合歡花的,都開得正艷。最多的卻是各色菊花,以一種傲然的姿態屹立於枝頭,讓人不得不為之嘆服。

“楚司業,這邊請。”

楚辭跟著一個小太監走,走了沒多久,就看見了一個亭子。

“微臣楚辭,參見皇上。”楚辭站在亭子下面行禮。

“楚愛卿免禮,坐下吧。這位是越析國二皇子閔真,這位是蒙舍閣羅親王。”天和帝笑盈盈地給楚辭介紹。

“楚辭見過二位。”楚辭又站起來見禮。

“楚司業不必多禮,我聽說那個文化公園是你帶人一手建成的,還有那個課本劇,也是你排練出來的,可對?”

“楚辭在其中只有微末功勞,不敢搶功。這文化公園乃是我國商賈出錢出力承包所建。而課本劇,無論是劇本還是服化道,都是學子們自己親自設計的。在下只在旁提點了幾句。”

“大魏人就是謙虛啊,這些天我們也聽了好多事情,都是和你有關的。聽說你智謀過人,有臥龍鳳雛之才,大魏有此人才,可真讓我們羨慕啊。”

“不敢當,楚某承蒙老百姓們看重,對我有這麽高的評價,但我卻不能厚顏認下,更不敢和先賢們放在一起比較。”楚辭說道,他要敢厚著臉皮認下,那些狂熱粉們一定會用唾沫淹死他。

天和帝適時地出來打圓場:“哈哈,兩位不要再調侃我這位楚愛卿了,他年紀輕,臉皮薄,再說下去就要不好意思了。”

閔真和閣羅也跟著笑笑,不再繼續說這個話題,而是轉入正題。楚辭恭敬地坐在一旁聽他們說話,這才明白,原來他們是叫他過來和兩國使者共同出題的。

這兩國除了來覲見天和帝之外,還帶了學子過來進行友好比試。既然是比試,那麽自然就要分出勝負。可是各國的知識文化水平不一樣,教授的東西也不一樣,如果只其中一國出題,恐其他兩國力有不逮。所以他們今日就把三個國家會出題的人聚集到一起,然後共同商議出讓大家都能滿意的題目。

大魏這邊,天和帝直接就想到了楚辭。倒不是說朝中其他大員不如他,只是這楚辭畢竟是專攻這一門的。想當初天和帝還曾讓人收集過楚辭出的題集讓大皇子做,結果自然慘不忍睹,他也就沒好意思說。但對於楚辭出題的能力,他還是很信服的。

蒙舍國出題的是他們的參知政使,乃從二品大員,一個五六十歲的老頭子,眼中閃爍的精光讓人不敢小覷。

越析國二皇子微微一笑,直接站起來,說越析的題目就由他負責出。

楚辭壓力山大,這群人的身份一個比一個高,他怕自己會招架不住。但是,楚辭從來不怕挑戰,任何的挑戰都是風險與機遇並存的,若他是那種甘於平淡之人,也就不會選擇一定要考科舉了。

“既然三位是此次出題的負責人,那麽大家說說,該怎麽出題,才能保證對三國來說都公平呢?”天和帝也是很重視的,這是他自繼位起的第一次外交活動,萬一輸了的話,很沒面子的。

大家開始思考,感覺無論采取哪一邊的都不太好。那要不,一邊出幾題,然後合起來作答?可是,這出的題目有難有易,評價標準不一,那麽該怎麽判斷哪邊的人答的更好呢?若是由他們自己人來,難免有包庇之嫌。

按理說由其他幾國的使臣來評價會更好一點,可是,論文教方面的影響,還是他們這幾國更為出彩一點,若叫不如他們的來評判,豈不是貽笑大方?